高中物理 电学实验 专题(2017-2019)近三年高考真题物理分类汇编 (解析版)

(3)450 (4)620.0 33.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利用伏安特性曲线计算实际功率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图(a)的电路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在闭合S1前,R1应该调节到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值最大,使电路中电流最小,即图(a)中的R1的滑片应移到b端。

(2)将t=60 ℃和t=70 ℃对应的两组数据对应画在坐标图上,然后用平滑曲线过尽可能多的数据点画出R2–t图象。

(3)根据题述实验过程可知,测量的R2数据等于对应的热敏电阻RT的电阻值。由画出的R2–t图象可知,当t=44.0 ℃时,对应的RT=460 Ω。

(4)由画出的R2–t图象可知,当RT=620.0 Ω,则手心温度t=33.0 ℃。

12.(2017·天津卷)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电流表A1的内

阻r1=1.0 kΩ,电阻R1=9.0 kΩ,为了方便读数和作图,给电池串联一个R0=3.0 Ω的电阻。

①按图示电路进行连接后,发现aa?、bb?和cc?三条导线中,混进了一条内部断开的导线。为了确定哪一条导线内部是断开的,将电建S闭合,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先测量a、b?间电压,读数不为零,再测量a、a?间电压,若读数不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导线断开;若读数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___导线断开。

②排除故障后,该小组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得到电流表A1和A2的多 组I1、I2数据,作出图象如右图。由I1–I2图象得到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Ω。

【答案】①aa? bb? ②1.41(1.36~1.44均可) 0.5(0.4~0.6均可)

【解析】①用电压挡检测电路故障,电压表的表头是电流计,原电路有断路,回路中无电流,将电压表接在ab?间后有示数,说明电路被接通,即ab?间有断路故障,再测量aa?间电压,电压表读数不为零,说明断路故障的范围被缩小到aa?间,则一定是aa?导线断开;若读数为零,则说明电路仍未被接通,断路故障的范围被确定在bb?间。

②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I1(R1?r1)?(I1?I2)(R0?r),I1I2,上式可简化为

E?I1(R1?r1)?I2(R0?r),读出两点坐标:(60,0.12)和(260,0.05),代入方程解得:电动势

E=1.41 V,内阻r=0.5 Ω。

13.(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 A);电压表VV(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A(量程0.5 A,内阻0.5 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

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 V,内阻1.00 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

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____W,最大功率为___________W。(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答案】(1)如图所示 (2)增大 增大 (3)0.39 1.17

【解析】(1)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故滑动变阻器用分压式接法,小灯泡为小电阻,电流表用外接法,如答案图所示;

(2)由I–U图象知,切线的斜率在减小,故灯泡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再由电阻定律R??知,电阻率增大;

(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9 Ω时,电路电流最小,灯泡实际功率最小,此时E=U+I(r+R)得U=–10I+4,在图中作出该直线如左图所示,交点坐标约为U=1.75 V,I=225 mA,P1=UI=0.39 W;整理得:

lSI??1EU?,当直线的斜率最大时,与灯泡的I–U曲线的交点坐标最大,即灯泡消耗的功率R?rR?r最大。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值R=0时,灯泡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交点坐标为U=3.67 V,I=0.32 A,如右图所示,最大的功率为P2=UI=1.17 W。

1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μA,内阻大约

为2 500 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 Ω,另一个阻值为2 000 Ω);电阻箱Rz(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 V);单刀开关S1和S2。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

①R1的阻值为 Ω(填“20”或“2 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将电阻箱R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z的阻值置于2 601.0 Ω时,在接通S

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

Ω(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 。

【答案】(1)连线见解析 (2)①20 ②左 ③相等 ④2 550 (3)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解析】(1)实物连线如图:

(2)①滑动变阻器R1要接成分压电路,则要选择阻值较小的20 Ω的滑动变阻器;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左端对应的位置; ③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后在BD中无电流流过,可知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相等;

④设滑片P两侧电阻分别为R21和R22,因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相等,可知;

Rz1RA?;同理当RzR21R22RARz2? 和微安表对调后,仍有:;联立两式解得:RA?Rz1RZ2?2500?2601??2550?。R21R22(3)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15.(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1、R

2、R3、R4

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 μA,内阻为480 Ω。虚线方

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 V挡和5 V挡,直流电流1 mA挡和2.5 mA挡,欧姆×100 Ω挡。

(1)图(a)中的A端与_____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_____Ω,R4=_______Ω。

(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

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