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精品文档★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浅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摘要:我们国家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和城市组团的扩张,空前尺度的城市组团发展引发了新型的城市生活模式和经济模式,同时也挑战着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价值观念,并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传统历史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威胁和改变。本文以时代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历史街区保护所面幡的问题,并探讨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同时,如何进行有创造性的更新,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任何城市都植根于它所继承的历史脉络之中,其所具有的特色美与其内在渊源的历史情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城市是一本石头的书,每个时期都在增添它新的一页”。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街区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一景,而洋溢着历史气息的城市各有机构成体正是以其丰富的物质形态渗透出它的不同的人文景观并展现着彼此不同的非物质形态。任何城市之间,除了因历史造成的共性之外,都有着独特历史内涵和文化特征,继承和综合地对待它们本质上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我们乃至世界人民拥有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

★精品文档★

1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历史街区从概念上讲应当是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内涵,包括已继承历史的格局和风貌特色的城市的一部分,比如:四川i阆中、山西平遥古城中大规模绵延成片的历史街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就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系统保护的概念。解放初,我国就开始实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1982年2月8目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又公布了第二批3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确定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授权地方审批公布本省、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这里所说,历史文化保护区就指的是历史街区。

2历史街区风貌的区分城市以其不同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入文景观、历史渊源和民族特色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特征。从规划型制的角度看,我国各类历史街区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类是在礼制的思想体系下严格规划的产物。如《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维,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中所描述的是典型王城模式。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古代都城并没有完全符合这一制度的实例,但它确实深刻地影响了古代都邑的营建,北京、西安两城的平面型制就是佐证。 另一类是以环境为主要依存自觉形成的产物。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

★精品文档★

所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历史上看这类城市没有严格限制,形式自然并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如古代平江府、云南丽江等。

3国内当前历史街区保护面临的问题孟福德说过:“真正影响城市的因素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转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大地的经济、政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而城市的发展来势之猛,令所有人始料不及,城市设计、规划指导、建筑设计乃至法规的滞后,领导观念的欠缺,都不可避免地使“建设性破坏”成为不争的事实。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便成为我国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的主要问题。’

城市的自我更新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城市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文化的转型期所伴随的巨大的城市发展,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很大冲击,但更新又势在必行,这就成了矛盾的症结所在。

对这一问题,应当充分发挥领导、群众、建设人员、设计者、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才智,综合全局考虑,切忌盲目和以个人喜好为舍取原则。在许多城市,仓促进行的改造和更新建设已经给城市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