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语会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

全国中语会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

长汀县河田中学 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子课题的提出和界定: 1.拟定的课题:

“预设—分解—探究—生成”四步法解构课堂,提高效率 2.课题的界说:

预设: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对课堂发展的走向 分解:个体学习行为的落实、个体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小组的分组、教材教学目标的细化、

探究:学习小组之间的探讨、教师之间的探讨、生师之间的探讨 生成:学习智慧的生成、教学智慧的生成 二、提出本子课题的现实依据:

(来自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状况现状调查:)

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可谓

是“穿新鞋,走老路”。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学生成长方面:因过分强调以提高教学成果为前提,免不了会产生教学的“固化”现象,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学习成绩,片面地追求教学成绩;因过分强调张扬学生个性、活泼好动,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勤奋刻苦、静心思考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过分强调探究创新,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产生浮躁、华而不实的心理,引起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趋势。 三、提出本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差异性,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式的、作秀式的课堂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

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是最核心的因素,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有成效,教师是关键。因此,作为教师应迫切需要建立有效教学理念,切实消除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最有效的发展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创新。在科学观的指导下,通过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探索与实践,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让师生在教学改革中获得最大的“实惠”。我们通过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冲破传统课堂的“藩篱”,形成探究、合作、民主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大力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不断铸造成一支科研型的教师团队,促使学校成为一所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四、提出本子课题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有效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等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五、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实践与研究,求能达成以下目标: 1.

教师方面:

(1)、教师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落实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信念;完成建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最终形成驾驭新课程的有效经验、教育智慧。 (2)、授学生以渔,把可操作性较强的、相对固定的学习模式授予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根据“四步法”设计教学重难点,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