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的探讨——以湄潭县为例

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的探讨——以湄潭县为例-旅

游管理

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的探讨——以湄潭县为例 刘 赟 杨显芝

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乡村文化又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自从乡村旅游这个词出现以来,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同时也存在很多矛盾。本文以湄潭县为例,通过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的探讨,对比二者的关系以及探讨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的措施。

一、湄潭简况

湄潭县地处东经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0”,它的总体覆盖面积为1864平方公里,乡镇共有15个,总人口为48万人。平均海拔在972.7M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5℃,年降水量在1100毫M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56.5%。作为贵州省的第一茶业大县,它的土壤多呈酸性,里面含有很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元素硒、锌、锶等。气候、地理等环境条件也特别适宜茶树的生长。历年来,每一届的县委、县政府都相当重视茶叶的生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湄潭的茶产业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5年,获得“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到2007年,湄潭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强调我县目前最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就是茶产业,我们必须大力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到去年,茶园的总面积已达48.39万亩,总产量高达35709.1吨,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使湄潭村民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乡村文化就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在没有出现乡村旅游之前,很多独特的乡村文化是不被世界知道并处于逐渐衰弱的状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加剧,乡村旅游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势力,在国内外流行起来,湄潭亦如此。自从新农村建设在湄潭取得显著成就以来,乡村旅游便成为带动湄潭经济快速增长的法宝,不断给湄潭带来收益。经营者和政府清楚的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对当地乡村文化进行开发、包装和宣传。在拥有大量茶园面积作为发展基础之后,湄潭县政府提出把茶产业发展为龙头企业、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向现代茶业进军。还有茅坪镇的花苗文化,一直保存原有的传统,各种习俗和文艺活动都保留原有的特色,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庆祝。转变和延续都打响了当地的知名度从而加强了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2、使湄潭村民提高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是改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大多来乡村旅游的游客都是城市里的人,他们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且本身旅游就是为了感受乡村的那一份宁静和平和,良好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环境好、空气好,风景才好,当然文化也就展现的更好。但是在湄潭,很多地方的环境条件还是比较差的,比如茶园附近一些家庭住所和旅店内设施设备不齐全,卫生不够完善,还有茶园中一些卫生间十分简陋,片面追求收益忽视环境质量的改善,游客都望之却步了。即使来了也不会在

这里过夜,留不下游客。因此村民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政府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环境的质量,对本地的街道、公共场所以及各家各户的家庭卫生等都进行大力的整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改变游客对以往乡村脏、乱、杂的印象,吸引他们做出旅游行为。

3、扩展湄潭村民的科学知识和文化修养

乡村旅游为城市旅游者和村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把一些现代化的信息带到湄潭,村民不自觉地就会接收到这些信息并参与到游客高品位的精神追求中去。这使得乡村旅游在改变村民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同时,也要求村民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因此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成为很多村民的必修课,他们学习普通话和一些简单的英语,以便更好地交流,还引进电脑,通过网络宣传自己的产品,随时关注社会的动态并通过电脑进行文化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客源,实现了经济收益与自身知识和文化提升的多赢。 (二)消极影响

1、使文化趋于同化现象严重

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使刚打开眼界的村民对城市产生无限的向往。虽然保持文化的原创性和独创性最具价值,但在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带领下,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对于长期处于落后条件下的湄潭村民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谁都愿意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一直留在经济不发达的湄潭,这愿望恐怕难以实现。当然没有人能阻止这样的生活追求,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很多年轻人离开湄潭往发达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留下孩子和年迈的老人,当外来文化进入湄潭,他们是没有能力阻挡的。随着老年人的逝去,留守村寨的孩子无法完成文化的接替,城市文化不断进入乡村,逐渐把乡村文化同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