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云南省现代远程教
育与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研究》 子课题结题验收?审批书
子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云南省教育厅制 2006年12月
填 表 说 明
一、本《子课题结题验收·审批书》包括六个表格
表一:基本情况 表二:结题报告
表三:课题成果登记表
表四:《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研究》子课题结题验收评
估表
表五: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管理部门意见;州、市教育局或电教馆推荐意见 表六:省级专家组审批意见
省级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须知
·鉴定申请评审书》,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二、凡是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公布的省级课题都必须结题,但课题是否鉴定,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凡只申请结题的课题,专家组根据课题主持人在申报课题时提出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完成情况及社会反响,客观签署意见;凡申请结题鉴定的课题,专家组既要对完成情况及社会反响签署意见,还要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做出客观的水平评价。
三、申请结题或鉴定时,课题负责人须提供以下资料:
1、《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申请评审书》一式5份;
2、课题研究成果主件(含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软件、其他等)一式5份;
3、必要的附件(验证课题成果和成果推广效果、效益的资料)1份; 4、课题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和计划复印件各1份。 5、6000字以内的成果公报和1000字以内供网上发布的内容要点各一份。
6、结题鉴定工作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将进一步修改后的完整成果主件和成果公报各两套(其中一套为文字资料;一套为3.5英寸的软盘)送交规划办存档。
四、课题结题或鉴定采用会议或通讯鉴定两种形式,无论采取那种形式,课题负责人提供的资料须提前一个月交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采用通讯鉴定形式的,所有参加的专家必须填写书面鉴定意见。再由专家组长签署综合意见并签名,方能有效。
五、无论采取那种形式进行课题结题或鉴定,所需费用均从课题研究经费中开支或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负责解决。申请由省规划办组织采取通讯结题或鉴定的课题,省规划办一次性收取结题鉴定费,只结题的收500元/每课题,结题鉴定的收800元/每课题,作为专家酬金。
六、封面内容填写要求:课题级别为重点课题、规划课题、立项课题、一般课题;学科分类为综合理论、高等教育、职成教育、基础教育;申请结题鉴定形式为会议结题鉴定、通讯结题鉴定。
七、课题结题或鉴定完成后,由省规划办向课题组给出结题或结题鉴定意见,同时下发课题结题证书。
二、请按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所填栏目不够时可加附页;
三、结题报告(表二)撰写说明 子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1)课题名称;(2)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价值性;(3)课题研究的目标;(4)课题研究的假设;(5)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研究的环境条件、研究内容、研究的因果关系等;(6)研究目标的检测体系及对研究结果的分析;(7)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8)参考文献。
四、子课题结题验收评估表(表四)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一)、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中的选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的设计是保证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前提。
1、选题
选题是否紧扣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这一主题: (l)
价值。指所选课题围绕探索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推动农村 教育的发展具有实践和理论意义。
(2)可行性。指课题的提出是否符合远程教育的主客观条件,能否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 2、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指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理论,对应用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素质提高等所做出的推测,成为课题设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2)明确性。指课题设计的陈述是否明确了研究的有关内在关系,即应用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学质量、效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等的因果关系。 (3)可操作性。指假设中确定的因果关系是否具有明确的界定,在研究过程中能否操作、控制和测量。 3、目标
目标是指研究者所期望的研究结果。
(l)明确、具体。指所提出的研究目标是明确而且具体的,是可观察、可测的。
(2)可达程度。指提出的研究目标是否适度,通过研究能否达到。 4、课题研究设计与措施。它是保证研究正常进行并取得成功的程序和方法。
(1)课题研究设计。对课题研究方案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主要包括课题中因果关系的确定,研究过程的控制方法的设计。
(2)实施步骤。方案中是否说明了课题研究的步骤、时间和阶段性要求。 (3)组织管理制度。指整个课题研究中是否建立了有关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4)检测项目和标准。指是否依据研究目标制订了检测项目以及衡量达到目标的检测标准。 (二)、课题研究的质量
对课题研究的质量的评估主要是对研究过程的回溯评估,通过这一评估,对研究结论的依据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1、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的适应性。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于课题的研究。 (2)研究方法的应用。研究过程中是否按照研究方法的要求实施研究。 2、研究环境条件
(1)人员素质和奉献精神。人员组成、知识结构是否有利于课题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