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考研必看)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

绪论

一、古代汉语与汉语史

古代汉语属于历史语言,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汉语历史发展分成四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汉代)、近古汉语(宋代至民国)、现代汉语(民国以来)。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存在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称为文言,高校学习范围),一是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称为古白话)。

文言两大特点:脱离口语(超方言性);带有人为的仿古性(超越时代)。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性质:古代汉语课既属于基础理论课,又属工具课。

任务:提高学习者语言科学的理论素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基本内容:通论和文选。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意义

1. 学习古代汉语史继承历史遗产的需要 2. 学习古代汉语史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需要 3. 学习古代汉语史语言学自主创新的需要 四、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

1. 处理好语感和语理的关系

2. 处理好分解与综合、微观与积累的关系 3. 处理好古代与现代的关系 4. 处理好一般与重点的关系 5. 处理好文选与通论的关系

通论

第一章 汉字形体演变与构形分析

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可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类。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的发展变化体现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三方面。汉字的形体是其构形、笔道形态和书写体式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一、汉字字体的演进

汉字的形体演变可划分为两大阶段: (一) 古文字阶段: 殷商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墟卜辞,主要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具有笔画瘦削、

多有方折、刀笔味重的书写风格(别名“契文”),构形方面图画性、异构多、异字同形,行款(字的刻写顺序)不定。

两周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战国文字(金石竹帛文)——特点:形体歧异多。为隶变准备条件。 秦代小篆——史 大篆

汉字构形进一步简明化、系统化;抽象化、线条化、符号化 (二) 今文字阶段:汉代隶书、楷书

隶书,历史上称左书、史书、八分,以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无论在书写风格还是在字形结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是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越,称为“隶变”。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沿用至今,是汉字点画结构的典型字体。

二、汉字构形的演变(四对矛盾)

1. 汉字构形的趋繁与趋简

2. 汉字构形部件的变异与混同(隶变过程中表现突出) 3.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构形理据的变化

4. 汉字构形的形声化(汉字发展过程中,形声化程度越来越高:加注声符、一部分改

为声符、加注义符)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结构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依据《七略》,首次将“六书”细目罗列出来。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最早为“六书”定义。

一、象形,是一种图画式的造字方法,“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 ,日月是也”,分为纯象形(独体象形)、合体象形(烘托象形)

二、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以标示字意所指只是所象之形的局部而非整体的造字方法,“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构形单一的独体字,前人称之为“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合体字成为“字”。

三、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联系,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的“文”组合起来,将它们的意义相互融合以表达新字意义的造字方法,“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武信是也”。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四、形声,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文或字主要起标音作用的造字方法。形声字分为义符(形符)和声符(音符),义符表示某种意义的范畴,声符除标音外往往有表意的作用。

五、转注,辗转互注,也就是两个字的意思可以相互接纳、相互解释,“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假借,记词符号的借用,“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汉字从造字法可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其中形声字数量最多。戴震的“四体二用”说,前四书造字,后二书用字。

第二章 汉字的使用与词义探求

第一节 因形求义

定义:通过对字形的分析判定本字及其本义,叫做因形求义。

条件:字形方面,必须保持着构造意图的形体;字义方面,必须使用本意;字用方面,必须用本字。

步骤和方法:因形求义是以字形为手段探求词义的。(一)还复保持构造意图的形体,“复形”(不一定最早的字体);(二)辨明字的构形方法;(三)确定本义,在分析字形的基础上,确定与字形最贴近的那个义项,同时,这个义项是文献中确实使用过的。 第二节 汉字的使用

一、

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互换,只是形体不同的字。异体字是汉字构造或书写过程中产生的形体冗余现象。

异体字的类型:造字方法不同;造字方法相同、构件不同;造字方法相同,构件相同,写法不同。

二、

分化字

我们把用来分担汉字记录职能的字形称为分化字。分化文字职能的方法:假借其他字分化职能;利用异体字分化职能;造新字分化职能。分化字的类型:分化字表本义;分化字表引申义;分化字表假借义;分化字表广义。

三、

通假字

文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因声音相同或相近而被借用的情况,人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称作通假字,简称借字。借字所承担的词义,称为假借义或借义。“以声求义”。

四、

繁简字

繁简字指现代通行的简化字及其对应的繁体字。

第三章 古代汉语的词类与词义

第一节 古代典籍中的字和词 一、 字和词的辩证关系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意义单位,字是词的记录符号。古代的注释书和字书、韵书上所说的“字”,实际上指的就是词,而它们所说的“词”,则是专指虚词。文言文的词类以单音节为主,而汉字属音节文字。汉字与汉语词的单位在语音上几乎完全切合,除了联绵词。

字词不一样的地方:

1. 词是语言本身的建筑材料,而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字除了从词那里接受了已经结合起来的音与义外,还有字自身的形式——形。

2. 文字和语言不是同一时期产生的,不能混为一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