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文写作与处理真题1000题(打印版,含答案)第二部分

116.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ACDE)。 A.副本 B. 草稿

C.定稿 D.试行本 E.暂行本 117.转发的对象包括(ACD)。 A.上级文件 B. 下级文件

C.平级文件 D. 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118.需要在首页标注签发人的公文文种包括(AB)。 A.请示 B.报告 C.指示 D.命令

119.撰拟规范性公文应遵循(ABCD)要求。 A.高度的一致性 B.高度的严密性 C.公文的稳定性 D.公文的连续性 E.公文的灵活性

120.维护公文的稳定性易出的问题是(AB)。

A.仓促制定文件,不合实际 B.规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C.内容不全面 D.层次混合,割裂事项联系 E.与其他法规性文件抵触

121.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AB)。 A.正职领导 B.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

C.主持专项业务的副职领导 D.综合部门负责人

122.有领导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行文时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ABD)。 A.逐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直接行文 D.多级行文

123.中共B县县委向全县党的各级组织提出开展三讲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用(BD)。 A.决议 B.指示 C.通报 D.通知

124.条例的制发权属于(AB)。 A.国务院 B. 党的中央组织

C.国务院所属各部委 D.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125.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 BD)。 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 公告 E.报告

126. 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BD )。 A.法定正式公文 B.通用公文 C.非法定正式公文 D.专用公文 E.规范性文种

127.我国法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ABCDE) A、条例 B. 规定 C.通告 D. 办法 E.决定

128、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应写作(BD )。 A、参照执行 B.遵照执行 C.参酌执行 D.按照执行

129.如下公文处理环节属于收文处理过程的是(ACD)。 A.拟办 B.拟稿

C. 批办 D.注办 三.不定项选择题 1.转发对象不包括(B)。 A.上级文件 B.下级文件

C.平级文件 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2.公布性文件包括(CD)。 A.命令 B.通知 C.公告 D.通告

3.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ACD) A.标题 B.文头 C.正文 D.主题词

4.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ABC)。

A.符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法规 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安 D.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

5.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ABDE)

A.确保公文迅速、准确传递 B.避免行文紊乱 C.保障公文旅行 D.确定行文关系 E.控制发文数量 6.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ABD)。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 7.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A)。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8.会签是指(D) A.签署会议 B.在会议上签署文件

C.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发文件 D.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署文件 9.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文本有(ABCD)。 A.正本 B.试行本 C.暂行本 D.修订本

10.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C)。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决定

11.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B)。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12.公文中的词语应(A)。 A.含义确切 B.韵味无穷 C.可圈可点 D.包彩丰富 1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

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D.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14.公文词语要求(A)。 A.选择最贴切,最能表情达意的 B.尽量使用同音调

C.使用口语词、歇后语,谚语

D.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大量用同意词 E.使文章新颖,可用方言词汇

15.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AE)。 A.赘言泛滥,大量重复 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 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E.内容不全,挂一漏万

16.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B)。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17.承办公文工作的依据主要是(ACD)。 A.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B.一部分群众的要求 C.上级领导做出的批示 D.上级领导传授的意图 四、简答题(答案供参考):

1公告和通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级别上,公告一般由中央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制发;通告一般由省以下政府部门制发。在内容上,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特别重大的事项,通常没有需要普遍遵守的内容;通告通常包括需要普遍遵守的事项。在语言上,公告简明扼要;通告可操作性强,条文较为详尽。在鉴印上,通告必须鉴印,而公告则不鉴印。

2报告和通报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咨询、上报备案、报送材料;通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传达重要情况、重要事项、表彰先进,批评错误。 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主要有哪些种类?

答: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函、意见、会议纪要。 4、公文按紧急程度分哪几类? 答: 特急、急件

5.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就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庄重是指语言端庄,格调郑重严肃;准确是指在表情达意时,语言真实确切,无虚假无错 漏,褒贬得当,语意明确,界限清楚,符合实际,真切表达欲表达的内容;朴实是指语言平直自 然、是非清楚、明白流畅、恰如其分、通俗易懂,无浮华夸饰,无渲染,无形象描绘,无矫揉造 作,忌堆砌华丽词藻,忌滥用修辞格,讲求于平淡之中见神奇;精炼是指语言简明扼要,精当 不繁,却浮辞,忌冗长空泛,同时又不苟简,即服

从行文目的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当 略则略;严谨是指语言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分寸得当,忌模糊含混、语意多歧;规 范是指各级语言单位的构成及组合不仅应符合现代汉语(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本民族文字 的公文则为民族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一般的逻辑规则,而且应合乎公务活动所提出的特殊规 范性要求。 6.简述公文写作的程序。

答:公文写作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撰拟、审核修改三个阶段。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包括:明确行文目的;确定主题;选择文种;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选择 表达方式。 撰拟文稿包括安排结构,首先确定公文的组成,正文的表述次序,安排层次、段落间的衔 接与转换,写好开头结尾;拟写提纲;书写文稿。 审核修改:撰稿者自己先要反复推敲修改;重要文稿要组织讨论;最后由主管领导人和 综合办公部门核稿。

7.按行文方向对公文进行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答:区分三种不同的行文方向,正确选择不同的文种,依据不同的行文,采 取不同的行文方式,防止行文紊乱,维护机关间正常的工作秩序。 8.区别主送与抄送机关的依据是什么?

答:主送机关是要对所受公文负责实际办理、答复的,抄送机关只需对公文 内容了解。主送机关表明公文效力所及的空间范围和机构、人员范围;抄送机关的作用是沟 通情况,以便取得了解、支持、配合。 9.公文是哪种文体?

答:公文文体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被强制性的规定采用白话文,兼用议 论、说明、叙述三种表达方式,具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及结构格式的规范性三种特殊属性。 10.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及时、准确、有效地创制、加工、传递、保管、处理公文,为公务活动提供 适用的信息。 11.发文处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发文处理的基本程序是:拟稿、会商、核稿、签发、注发、缮印、用印或签 署、分装、发出、处置办毕公文。这个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和不可逆性。 12.用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主要事项有:用发文单位的印章;用印前履行批准手续;用印公文份数 以领导批准的数目为限;印章由专人保管,用毕迅速交回;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注意上不压正文、下压日期。 13.记录类文书主要记录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1)会议记录:如实记载有关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 (2)电话记录:记载有关通话的内容。 (3)接待记录:记录群众来访时的接待内容。

(4)大事记录: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载本部门工作中的重大 任务活动或重大事件。

14.公文处理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 1)准确周密,确保质量;(2)及时迅速,注重时效;(3)安全可靠,保守机密;(4)集中统一,加强管理;(5)实事求是,遵规守纪;(6)精减文件,提高效率。 15、案卷标题的拟写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注意政治上的正确性;

(2)注意文字表述简练通顺,概括正确;

(3)案卷标题的基本结构力求完整;合乎语法;标点正确。 五、论述题(答案供参考)

1.试论加强公文写作人员素质修养的重要性及其修养的途径。 答:(1)、加强公文写作者素质修养的重要性:

①公文是国家党政机关实施领导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②公文写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 ③写作公文是代机关立言。

④公文写作者的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知识结构、文字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文写作的质量。 (2)、加强修养的途径: ①完善自我,勇于创新。 ②博览群书,增长知识。 ③深入实践,勤学苦练。

2.举例说明怎样才能做好公文起草工作。

答:(1)公文拟稿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拟写文稿要达到:情况确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文字精练;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简短。 (3)文稿中的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日期应写具体的年、月、日。 (4)文稿中如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5)文稿中涉及计量单位时,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计量单位。 (6)用词要准确,用字要规范。

(7)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三、判断题

1.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防止多头主送。 (√ )

2、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报喜不报忧。 (√ ) 3、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适应机关行政管理需要。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 4、规范性文件是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范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 5.通报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行文强调及时快捷。 (√ ) 6、批复的主送机关是下级机关。 (× ) 【批复只能给下级机关,不需要主送二字】

7.通知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上传,又可以下达。 ( ×) 【通知是下行公文,不能上传】

8、为减少发文,在向上级机关呈送的报告中,可附带请示问题。 (×)

9、由下级机关制发的法规和规章,规范范围内的上级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 10.自主的行政管理法规可以创造新的规则。 (√ )

11.规范性公文的生效日期应是公文起草完成的时间。 ( ×) 【以领导人签发时间为生效日期】

12. 在规范性公文中,应当使用拟、打算、准备等词汇修饰意图和要求。 (× ) 13、在答复询问报告中,可以同时汇报本机关的最近工作进程。 (× ) 14. 向上级机关及时汇报工作是下级机关必须遵守的一项工作制度。 (√ ) 15、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事。 (× ) 16.工作报告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写,以求得上级领导的指导。 ( ×) 17、综合性总结报告是总结一个机关在一定时期内的实践经验。(√ ) 18.撰制规范性公文应当特别注意维护文件的条理性。 (√ )

19、规定与办法的不同点在于规定比办法更具体、精细,所针对事物的规模相对小一些。 (× ) 20.决定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 ) 21.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须参考执行。 (× )

22.机关制发文件,应遵守事无巨细都要发文的原则。 (× ) 23.公文是人人都要阅读的,行文文字要求不必很精炼。 (× ) 24.为提高办事效率,不必每一份文件都经过领导签发。 (×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