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村和工厂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探索
(一)创办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①草定生活纲要,即分年、月、周、日为幼儿制定活动计划,又名“幼稚生生活历”,分节期、气候,动物,植物农事,儿童玩耍,风俗,儿童卫生等八项。
②在农村的环境里,寻找可以利用的自然物作为办园的材料。 ③在教学和管理上,要适合农村的特点。 ④在幼儿师资训练上,进行了艺友制的实验。 (二)创办劳工幼儿团
1943年,在陶行知的领导下成立了上海劳工幼儿园。一律收女工的孩子。 (三)大场农村托儿所
这是农民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在陈鹤琴的帮助下,于1947年开办。
其意义:一,表明农村幼稚教育及托儿事业的实验和推广。二是协助农村妇女改良家庭教育。三是减轻农民负担,曾加农业生产。四是普及农民教育,提高农村文化。
教导原则:儿童本位,做中教学,利用环境,创造环境。 (四)北平平民幼稚园
四、实验活动中心
张雪门曾指出这个时期的我国幼儿教育“逐步走上创造途径”,是根据本国社会的需要改造儿童的生活。其创造性集中
11
反映在他们所有的活动核心就要探索出一条中国化,科学化发展学前教育之路,主要内容有三:①如何建立由中国本土特点的正规的,标准的,高水准的幼儿教育机构。②怎样培养高素质的幼稚教育师资,使他们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研究探索的精神和献身工农大众的意愿和本领。③如何学习,吸取西方学前教育理论,为我所用。
第四节。 学前教育法规的颁行
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行 (一)幼稚教育总目标
总目标强调要给儿童快乐,培养良好习惯。规定:①增进儿童身心的健康。②力谋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③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④协助家庭教养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造。 (二)课程范围
有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 (三)教育方法
综合分析共有以下五点:①强调照顾儿童喜好,不必强求一致地活动。教师要进行引导和个别辅导。③吸取设计教学法的精神,主张由学生自由地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③强调儿童要做户外运动。④引导儿童,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⑤儿童的玩具用品尽量利用废物,天然物和日用品。
12
二、《幼稚园规程》《幼稚园设置办法》的颁行
为了加强对幼稚园教育的管理,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29年公布《幼稚园规程》,1943年教育部将其加以修改,改为《幼稚园设置办法》,作为设置幼稚园的标准。
三、《师范学校规程》的颁行
1932年的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法》,1933年颁布《师范学校规程》,这两个文件,又对附设幼稚师范科作了若干规定。
四,幼稚园教员标准的实行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员制定了检定标准,即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担任教员,都有严格的规定,目地是严格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在《国民学校教员检定办法》中,虽提到幼稚园教师,但不具体。
第五节。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是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前。
一,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基本方针
(一)把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是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中心任务
13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大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男女平权的方针,在该地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实行儿童保育是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方针。 1938年3月,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合作的产物。7月在延安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10月,以延安蓝家坪托儿所为基础,扩建成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即延安第一保育院,1941年,晋察冀边区也成立了儿童保育会。各级政府把“实行儿童保育”列为中心工作。边区保育工作是按两个基本方针进行的。第一建立公育制度,第二全面推行保育工作。
二、老解放区拖幼机构的主要形式 (一)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 二,单位所属托儿所 三,变工托儿所,哺乳室 四,游击式的托幼机构 五,小学附属的幼稚班
三,老解放区学前儿童保教内容和方法 (一)保教儿童的目标
培养幼儿的总方针是锻炼儿童革命的观点与作风,培养儿童活泼愉快的心情,健康坚实的体格,陶冶勇敢老实的个性,增进儿童智力训练,手脑并用,使他们成为未来新中国健全的主人公。
14
(二)婴幼儿保教 1,保证必要的营养 2,严格生活管理制度 3,疾病的防治
①按时体检②检疫③平时注意消毒④隔离⑤防疫注射 4,身体锻炼 (三)婴幼儿教育 老解放区对人托儿童实行保教合一,以保为主的方针。同时,保证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 1,培养良好习惯,训练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确定课程 3,劳动教养及劳动习惯的培养 4,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四、老解放区保教队伍的建设 (一)培训保教人员,提高素质
1,思想教育,2文化教育3,专业技术教育 (二)明确责任,健全制度 (三)待遇保证,先进表扬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