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王安忆《长恨歌》语言艺术谈
作者:钟可一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9期
摘 要:《长恨歌》这部作品运用了独特的语言描写,将女性的心理和情感表达得十分细腻。本文主要从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这两大方面着手,分析了王安忆《长恨歌》中的语言艺术,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王安忆;《长恨歌》;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
《长恨歌》中的语言,并不只是字句,而更像是一幅画卷,一张接着一张,无穷无尽,并交织了许多不同的色调。其不论是对于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都细致而生动,十分感人。针对其中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一、景物描写中体现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作家的内涵体现,一部优秀的小说除了要具备好的故事之外,还要具备好的语言。此外,语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一位作家是否优秀,作为一名好的作家,其语言表达水平一定也是好的。例如鲁迅、沈从文、张爱玲之类的作家,其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并改编为电影、话剧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其语言具有非凡的魅力。语言可以创造出一种不可替代的美,从而为文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要从语言艺术角度看,王安忆的《长恨歌》正是如此,它带给读者的感受并不是很强烈,而是渗入了不少女性的细腻感。王安忆运用舒缓而从容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发生于上海的“世俗”故事。[1]小说中的上海小姐王琦瑶,生长于四十年代,外貌非常漂亮,被有权有势的李主任收为情人。后来,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她在上海过着平凡而压抑的生活,直到遇见了一位年轻人,又发展出一段感情。最后,她在一次抢劫中惨遭杀害,画下了一生的句号。在这个故事中,作者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景物描写,展示了上海的弄堂、闺阁、鸽子等,并且适当地拓展了故事的外延,使小说具备了真正的格调。作者所描绘的上海,不仅是怀旧的,同时也是伤感的,琐碎的。其笔下的那些景物,就如同一张年代久远的照片,呈现出朦胧而虚无缥缈的美感。上海的灯红酒绿华丽而繁复,弄堂弯弯曲曲,蕴藏了多少故事。一切就像一场梦一般,但梦中人不肯醒来。作者的描写过程就如同织毛衣一般,耐心而细密,对景物的描绘一丝不苟。同时又像是在画一幅古典油画,反复涂抹,持续了很长时间。虽然容易让人产生些许厌倦,但只要读懂了,就会知道这些描述都是必需的。若是删去,整个故事便会失色很多。 二、心理刻画中呈现的语言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在,不少人会拿王安忆和上个世纪的张爱玲相比较,认为她是张爱玲的延续,也就是所谓“张派传人”。事实上,王安忆和张爱玲之间也许真的有一些共同点,例如独具特色的语言,叙述的节奏,对于上海人民心理和情感的把握,还有真实而不彻底的人性描写等。但本文主要将王安忆的作品和《红楼梦》相比,单从语言艺术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阅读《长恨歌》这部作品需要有一定的耐心,要用心去感受作者营造的历史氛围。该小说的语言回环往复,重重叠叠,含蓄不露,欲语还休。其所勾勒出的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能构建出独有的意境氛围,虽略显繁琐,但能够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红楼梦》中人物不疾不徐的對话,以及细致的心理呈现,还有对环境的认真渲染等。可以说,其语言中不时透露出《红楼梦》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
比如《长恨歌》中,有一段描写王琦瑶临赛前的文字,其中写道“她挑剔着这些,心里是有些委屈的……只撇下她自己似的。”该段文字将王琦瑶当时紧张万分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出了她站在舞台上那种无可依靠而又委屈复杂的心理。可谓丝丝入扣,以女性独有的细腻视角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再看《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故每每或喜或怒……反弄成疏远之意。”这段文字描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争吵之后各自的内心所想,明明双方都是真心真意,却偏用假意试探,导致都不能了解对方的真实心意。实际上,两人都是一颗心,心里都装着对方,却因求近而弄成疏远。[3]这段话把两人的心思描写得非常确切而精炼,可谓传神。恋爱中年轻人的心理通常很难用语言表达,而曹雪芹却将其传达得十分通透,让人一看便明。这和《长恨歌》的语言比起来,也的确有几分相似。
总体而言,《长恨歌》采用了轻柔的、细水长流般的语言,给读者营造了这样的意境:生活是平淡而琐碎的,但在这样的平淡之中也充满了种种乐趣。真正会生活的人应当不只看到表面的繁琐,同时也应能挖掘出其中埋藏的趣味。比如小说中描写王琦瑶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和严师母等人每日聚会、打牌、饮下午茶,或是围坐着闲聊、吃东西。这里面运用了许多繁琐的语言描写,平淡之中见真章,体现出了独特的语言艺术。 结束语:
纵观全书,《长恨歌》的语言平淡如水,没有惊心动魄的跌宕起伏,只是像有人在耳边呢喃,或是像小河流水潺潺,但却在平凡中蕴藏了趣味,在细微中窥见了深刻。这是一种略带絮叨却充满智慧的声音,其对于文字的雕琢,展现出了动人的语言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白朝霞.含蓄蕴藉的语言奇景——王安忆《长恨歌》语言艺术赏析之一[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42-45.
[2]黄晓芳.抽象化的“语言建筑物”——王安忆《长恨歌》语言艺术赏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26-2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李慧敏.探索语言的陌生化——王安忆《长恨歌》语言艺术谈片[J].修辞学习,2012,02: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