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前言

“医学影像学”包括X线、DSA、CT、MRI、DSA、介入、超声和γ闪烁摄影等,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超声另编,γ闪烁摄影等在其他学科讲授,但在总论中应予介绍,使学生有完整的概念。

放射诊断学是利用放射线进行疾病诊断的一门学科。本教材主要是X线诊断,顺应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增加了有关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MRI)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等内容的比重,并介绍近年来发展的信息放射学。

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内容以三基即总论、各系统的正常X线、CT、MRI表现和基本病变X线、CT、MRI表现为主,并适当编入部分疾病的X线、CT、MRI诊断,以保持本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

按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医学影像学”学时为54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和时数

授课内容 讲授时数36 见习时数18 总论 3 中枢神经系统 3 2 头颈部、五官 3 1 呼吸系统 5 3 循环系统 3 2 消化系统 6 3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 2 2 生殖系统、乳腺 2 1 骨、关节与软组织 6 3 介入放射学 3 1

课堂讲授与见习的比例为2:1(36:18)。

第一篇 总 论

-------------------------------------------------------------------------------------------- [目的要求]

一、掌握X线、CT、MRI诊断学应用原理和概况。

二、熟悉常用的X线、CT、MRI检查方法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正确使用。 三、了解X线、CT、MRI诊断的方法、原则、价值、限度和地位。 四、了解数字化X线成像、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信息放射学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

阐明“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临床学科,主要包括X线、超声、CT、MRI、γ闪烁摄影诊断及介入放射学等。目前,本学科重度讲授X线、CT、MRI诊断和介入放射学。X线诊断学是应用X线的特性通过摄影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

--------------------------------------------------------------------------------------------

第一章 X线成像

第一节 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

1) X线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

2) X线的特性:穿透性、感光性、荧光作用、电离作用 二、X线成像基本原理 三、X线成像设备

第二节 X线图像特点 第三节 X线检查技术 一、普通检查 透视 X线摄影 二、特殊检查 1)体层摄影 2)软线摄影

3)其他:放大摄影,荧光摄影 三、造影检查

1) 对比剂分类:高密度对比剂,低密度对比剂 2) 造影方法:直接引入,间接引入 3) 造影检查前准备及造影剂反应的处理 四、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第四节 X线分析与诊断

一、诊断原则(分析要点:病变描述的七个要素) 二、诊断步骤

第五节 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X线检查中的防护

一、X线的剂量 二、安全的条件

三、X线防护的意义 四、X线防护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章 计算机体层成像 第一节 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CT成像基本原理

二、CT设备:普通CT 螺旋CT 电子束CT 第二节 CT图像特点

一、像素与空间分辨力 二、密度与CT值 第三节 CT检查技术 一、普通CT检查 1) 平扫

2) 对比增强扫描 3) 造影扫描

二、高分辨力CT检查 三、CT检查技术

1) 再现技术:SR, MIP, VR, CTA 2) 仿真内镜显示技术 第四节 CT分析与诊断

一、诊断原则 二、诊断步骤

第五节 CT诊断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第一节 DSA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第二节 DSA检查技术 第三节 DSA的临床应用

第四章 超声成像

第一节 USG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超声的物理特性 二、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三、超声设备

第二节 USG图像特点 第三节 USG检查技术 第四节 USG分析与诊断 第五节 USG诊断的临床应用

第五章 磁共振成像

第一节 MRI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MRI成像基本原理 二、MRI设备

第二节 MRI图像特点

一、多参数成像 一、多方位成像

二、流动效应 三、质子驰豫增强效应与对比增强 第三节 MRI检查技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