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作业答案2015

第一章作业

补充作业1

1、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ALU 微处理器寄存器 控制器存储器微型

I/O接口计算机

总线(主机)

硬件系统

键盘、鼠标微型 显示器外设 计算机软驱、硬盘、光驱 系统打印机、扫描仪

系统软件 软件系统应用软件

2、微型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

以微处理器CPU为核心,配上只读存储器(ROM)、读写存储器(RAM)、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等部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

3、画出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并写出各部分的作用。

AB地址总线

微处输入输出存储器存储器I/OI/OI/O 理器接口设备接口设备接口RAMROM

CPU

DB数据总线

CB控制总线

微处理器CPU:用于运算与控制,是微机算机的核心。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与数据。

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是微处理器外部连接的桥梁。 三种总线(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用于信息的传输。

4、微处理器是由什么组成的?

1)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 2)控制器

3)内部寄存器阵列

5、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是什么? 字长、运算速度 (即计算机主频)

6、读懂模型机实现 7+10的工作过程 。 补充作业2

1、某存储器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它的容量是多少?

216*8位=26KB

2、某存储器有20根地址线,试问能寻址多少存储单元? 220

3、6264RAM芯片容量为8K*8位,问它有多少根地址线?多少根数据线?

13根地址线 8根数据线

4、27128EPROM芯片容量为16K*8位,问它有多少根地址线?多少根数据线? 14根地址线 8根数据线

5、填空 1 KB =( 210 )B, 1 MB =( 220 )B, 1 GB =( 230 )B, 1 TB =( 240 )B

课本作业 p17

(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微处理器CPU是系统的核心,完成运算与控制功能;微型计算机是由CPU、存储器、I/O接口、三种总线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微型计算机、外设、软件等构成。 (3)填空(1C.3A)16 = 00011100.00111010 B= 34.164 O= 28.2265625 D。

(4) 填空(124.95)10 =(1111100.11110011)2=(174.74 )8=(7C.F3 )16 。 (5) 填空(10110111.11)2 =(267.6 )8=( 183.75 )10=( B7.C )16 。

第二章作业

2.1节补充作业:

1、 8086CPU有 16 根数据线,有 20 根地址线,可访问 220=1M字节 存储器空间。 2、8086CPU芯片哪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又包含哪些部件? 答:由执行单元(EU)、总线接口单元(BIU)两部分构成

执行单元(EU)包含: 16位算术逻辑单元ALU(运算器)

8个16位通用寄存器(AX、BX、CX、DX、SP、BP、SI、DI) 1个16位标志寄存器FLAGS 执行部分控制电路

总线接口单元(BIU)包含:4个16位段寄存器(DS、CS、 ES 、SS) 1个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IP 20位地址加法器

6字节指令队列缓冲器

3、8086CPU内部的14个寄存器都是什么?

答:AX、BX、CX、DX、SP、BP、SI、DI,FLAGS,DS、CS、 ES 、SS,IP

4、存储器如何分段?

答:1、把1M字节存储器空间分成若干个段,每个段的容量<=64K字节。每段内地址(也称偏移地址)可以用16位地址表示出来。

2、每个段的起始地址低4位必须为0,高16位地址放在16位的段寄存器内,称为段基址,段寄存器分别为CS、DS、SS和ES,段基址存放在这4个段寄存器中。

3、每个段不一定都是64KB,可以小于它,且每个段可以分开,也可以重叠。

5、存储器中各个段如何命名?

答:通常一个程序中通常有代码段、堆栈段、数据段、附加段. 代码段:用于存放程序。代码段段基址在 代码段寄存器CS中。

堆栈段:用于存放一些特殊数据。堆栈段段基址在堆栈段寄存器SS中。 数据段:用于存放一些数据。数据段段基址在数据段寄存器DS中。 附加段:用于存放一些数据。附加段段基址在附加段寄存器ES中。 6、在程序或指令中存储器各个段的地址用逻辑地址表示,写出各个段的逻辑地址表示方法。 逻辑地址格式为:段基址:偏移地址 代码段逻辑地址 CS:IP

数据段逻辑地址 DS:段内偏移地址 堆栈段逻辑地址 SS:SP

附加段逻辑地址 ES:段内偏移地址

7、存储器各段物理地址如何计算?

答:代码段存储器的物理地址=CS*16+IP 堆栈段存储器的物理地址=SS*16+SP

数据段存储器的物理地址= DS*16+段内偏移地址 附加段存储器的物理地址=ES*16+段内偏移地址

8、已知代码段CS=3000H,指令指针IP=2010H,指出指针所指程序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 答:当前指令物理地址= CS*16+IP=3000H*10H+2010H=32010H

9、已知某数据存放在存储器数据段中,且其段内偏移量为3535H,数据段DS=1000H,指出此数据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

答:此数据物理地址= DS*16+段内偏移地址=1000H*10H+3535H=13535H

10、已知逻辑地址,指出下列存储器地址的、段基址、物理地址。 2000H:1000H 答:段内偏移量 1000H 段基址 2000H

物理地址=段基址*16+段内偏移量=2000H*10H+1000H=21000H

2.1节课本作业P4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