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城市国际化视域下武汉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实差距与实践新途径
作者:李静
来源:《决策与信息》2017年第02期
[摘 要] 城市国际化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本土国际化人才是地方高校满足城市要求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应通过构建“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多元化校园,开展高质量长效的中外合作交流,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和基地,构建“互联网+本土国际化”,不断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国际化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 城市国际化;国际化人才;本土国际化;武汉市;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112-08
在政治、经济、生活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实力不断增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各国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极为频繁,国内一批经济实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城市,为进一步适应全球化进程,提出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战略目标,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这一大潮之下武汉也在加快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加快实现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向世界化大都市迈进。武汉要实现城市的国际化,首先是实现人才的国际化,而人才国际化必须依靠教育的国际化。武汉市地方高校不仅要适应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大趋势,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建成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还需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极具国际交流、沟通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一、城市国际化内涵及武汉现状
城市国际化源起世界城市,指在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具有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功能的中心城市[1]。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指城市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各种交流中成为国际枢纽的动态发展过程。
根据武汉市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2013-2016),武汉将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另据武汉2049规划,在2049年以前将武汉培育成世界城市,成为国际性核心职能多元文化聚集区,国际交通门户、国际企业总部以及具有全球价值的经济强市、财富城市。
目前已有法、美、韩、英4国在武汉设立领事馆,其他驻汉机构18个。无疑这些驻汉机构促进了美国、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城市同武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另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武汉国际友好城市已达23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达78个,与“友好城市”及“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建立协进共赢、常态高效的合作机制,为武汉国际化深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统计,2016年共有21万名外国人来汉,现常住武汉的外国人口有14000多人,来自175个国家或地区,武汉有2200多家涉外企业,在汉留学生人数达8900人,257家世界500强企业驻汉。已建成多个具有特色的国际化社区、国际化示范街区。已开通国际航线41条。中欧班列(武汉)已开通2年,成为武汉国际物流大动脉。近年来,各种国际活动在汉举行,先后有武汉国际农博会、园博会等,2016年近10项国际赛事在汉举行,具体还有与法国合作建设了中法生态新城,新增设了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首开了全科国际门诊等等。
武汉现正在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加快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努力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实力,实现2049世界城市目标而奋斗。 二、武汉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及现状
人才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人才的培养将给城市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养分。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项牵涉面广的战略性、系统性工程,而目前武汉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极大的不足,譬如武汉地区虽然高校众多,但大部分是国家及省部属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也多为全国性生源,毕业流向多元。武汉市属高校70%以上的生源来自武汉市,责无旁贷地承担了武汉市本土人才培养重任。根据有关研究,人才资源中存在两个“5%”现象值得警惕。一是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二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则更少[2]。
当下武汉国际化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武汉还没有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等全社会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格局;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政府领导层、企业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和学校领导缺乏国际化战略思维;全社会外语水平普遍低,各领域高端国际化人才相当缺乏,难以满足拓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 国际化人才引进、使用、晋升机制仍不健全。
作为地方高校,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总体国际化发展程度还不高。众所周知,现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鼓励学生自费或公费出国学习、交流;二是在校内营造国际化校园,利用校本资源,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然而由于地方高校自身国际影响力、办学条件、国际化渠道等与研究型大学相比还处于弱势,校际交流学生受益面极小,交流学校层次不高,流于形式,国际合作研究水平低,引智工作在数量上虽有明显提高,但是利用效益没有做到最大化,课程和教学方面国际化程度仍不高,对外合作办学仍处在初级阶段,培养方案与国际接轨、双语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来华留学生的层次还有待提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来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武汉地方高校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三、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新理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的跨国流动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也是现阶段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大学国际化过程中,为促进校际间学生的交流,政府、学校等都设立了优秀大学生海外学习奖学金,通过“校际交流项目”“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海外实习计划”“暑期大学研修计划”“创新创业训练营”等项目,搭建起了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制订了项目计划,拓展了学生国际视野,通过境外交流学分互认,推动了学校主动学习及建立较为先进成熟的国际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扩大了双方学生交流规模。但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够到国外交流学习的学生仍很少。根据2015年教育部国际化调查报告,当年通过学校办理的在海外修读学分的在校生平均每校为99人,只有不到1 %学生有海外学习经验。
本土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最早由瑞典学者本特·尼尔森(Bengt Nisson)提出。他认为,把所有学生都送出国显然是不可能的,一种现实而有效的办法是在大学教育中,为没有出国的学生提供国际化的经验,这就是本土国际化[3]。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本土国际化主要关注国内大学校园内发生的国际化,即跨文化和国际性的教学过程、科学研究、课外活动以及当地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同时也包括外国留学生和学者在大学校园里的生活与活动[4]。
这里必须提出的是,本土国际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关注。自2013年起,本土国际化已经被纳入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教育政策——《世界图景中的欧洲高等教育》(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之中。在荷兰,76%的高校已经将本土国际化课程纳入其政策之中。《2015大趋势》(Trends 2015)显示,64%的欧洲高校都宣称开展活动实现本土国际化[5]。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使所有的在校学生都能接受国际化教育,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理解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在国际上有很强竞争力的人才。
四、城市国际化背景下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国际化人才定义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6]。在人才观念方面,该规划中的表述已由过去的“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素质型”,即根据能力和素质评判人才。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全球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本质上要求各领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都应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问题,具有全球化意识,国际视野和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能力等,以及懂得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共同生存的必要性。那么,怎样在校园内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呢?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和供给的过程又如何融入本地国际化人才培养,这是地方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应努力寻求的新途径。
(一)构建“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国际化办学目标指导下,将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课外活动、研究与学术、校园氛围等有目的地融入国际及跨文化维度,构建“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