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风险及其防范探讨
企业并购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实现方式,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活跃的企业交易和产权变动方式,它可以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本扩张,从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实行一体化经营,从而达到规模经济,企业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企业成本并取得规模经济,还会给企业带来制度的变迁,因而并购活动本身就具有战略意义的。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谈到“企业并购”几乎都是与企业的“产权重组”或企业的“资产重组”联系在一起的。“产权重组”和“资产重组”是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产权重组就是指通过产权关系的变化使产权结构以及由产权结构所决定的产权具体实现形态在不同权利主体间重新组合和构造。资产重组是指在社会范围内或企业范围内,资产的权利主体对资产进行重新配置的行为。
从企业并购的内涵来看,企业并购是一种产权交易行为,企业产权是以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制度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权利关系,它源于企业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企业产权交易就是各权利主体之间依据企业产权所做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结构重新组合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企业控制权的运动。在交易过程中,一部分权利主体通过出让所拥有的控制权而获取相应的利益,另一部分权利主体则通过一定代价获取这部分控制权。产权的交易虽然要通过产权的载体一一具体某物而实现,但它最终所关心的并不是载体,而是载体归属与使用中反映的权利,以及通过这种权利的转移所实现的经济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并购是一种产权重组行为。从概念本身来看,资产重组的对象为物质形态,更可能在同一权利主体下进行,而产权重组至少要涉及两个权利主体。企业内部也可以进行资产重组,但它是指企业对其范围内拥有的资产进行的整合行为。
在进行并购行为后,并购方对其规模扩大的资产进行自理高速和整合等资产重组行也是及其重要的,但那是并购后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延伸。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之我国资本运营起步较晚,企业并购的风险显得更大一些。因此,对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对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在工业发达国家日益活跃,尤其在90年代中期以后,大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不断增加,国际上许多巨型公司都卷入了企业并购热潮。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育和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多,企业并购重组活动也日趋频繁。并购是企业外部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实施并购策略对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重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日趋成熟,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由于技术进步和投资体制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现有存量资源的分布和配置抑制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通过并购方式对现有存量资源进行再配置,不但可以纠正初始配置的失误,同时由于企业并购具有投资期短、易于重组企业产权结构、易于进入新领域等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深入调整。在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依靠内部积累和外部投入可以获得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通过企业并购和利用现有的存量资源则有巨大的潜力,是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优势企业的并购既是一种资本扩张战略,也是一种品牌扩张和品牌延伸战略,是打破资源存量刚性,使其有效流动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央明确提出,国有经济要坚持有进有退,
1 / 5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盘活现存的国有资产。国有资本的退出意味着外资和私人资本的进入,即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为企业进行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国企业并购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我国企业并购规模和交易金额的高速增长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最活跃国家。自1984年我国发生第一起企业并购活动以后,企业问的并购活动逐渐趋于多样化,总体上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并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个时期我国企业并购呈现半企业性、半行政性。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我国加入WTO以前,这个时期我国企业并购大体上是半市场化的运作。第三阶段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个时期我国企业并购进入全市场化的转型整合期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并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有利于我国企业并购健康有序地发展。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经济行为,它属于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外部交易战略,与企业通过自身积累与孕育寻求发展的内部战略相对应。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之我国资本运营起步较晚,并购在理论、实践、市场环境等方面均不成熟,在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问题。企业并购风险就是指企业并购失败、市场价值降低及经管成本上升等,或者并购后企业的市场价值遭到侵蚀。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般风险相比,企业并购风险因产生的条件和机理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
1.长期性
并购风险是企业并购过程中各种风险因子积累和孕育的结果,风险因子从产生、孕育到外在地表现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甚至在并购数年后才会显露出来。例如,从整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当年和并购后第一年的业绩有所改善,但是在接下来的年份里,其业绩开始显著下降,并购在改善上市公司业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印证了企业并购风险具有长期性。 2.动态性
构成企业并购风险的各种因素总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在并购进程的各个环节或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使并购风险影响的强度、发生的频率以及作用的范围都是不尽相同的。即随着并购过程的推进,一部分风险因子得到控制,一部分风险因子消失,同时还会有新的风险因子产生,导致不同阶段并购风险的产生机理和表现形式各有所异,从而对并购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企业并购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风险应该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和策略,要有针对性。
3.传导性
在并购过程中,从时间角度讲,风险影响具有从前向后的单向传导特征,即前一并购阶段的风险因素将会对后续并购阶段产生影响。例如,决策失误、目标调研不足将会给企业并购的后续阶段带来致命的影响。企业并购的风险传导可能是完全传导,也可能出现部分传导,即前一阶段的风险部分地传导至后一阶段。例如,并购谈判交易环节的报价过高,不会传导至并购整合的具体工作中去。同时,上一阶段传导过来的风险还会与当前阶段的风险因子共同作用于当前阶段,只是并购风险更具有复杂性。
既然企业并购有这些特征,必然会带来相应的风险,那么目前我国企业并购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别有哪些呢
企业并购风险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以便在并购实践中认识、分析并有效地防范企业并购风险。
2 / 5
1.战略风险
我国企业的规模与跨国公司有很明显的差距,所以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途径之一,但是做大并不一定能做强,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完全等同于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实现了多元化,并不能完全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又称资本风险,指并购方不能及时地以合理的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获得预期所需要的并购资金及多付并购价款的可能性。包括融资方式选择风险、目标企业估值风险和支付方式选择风险,其突出表现是融资成本的上升和企业并购资金的短缺。 3.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是指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与其实际价值不相符合或者并购后这些资产没有发挥其目标作用而形成的风险。并购的实质是所有权转移,所有权转移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同时,由于并购资产量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会影响其在并购中的作用。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企业在完成并购后,由于市场的变化而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被并购企业的原市场供销渠道的范围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并购行为。
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防范企业并购风险呢?
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出现的。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依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还要加强有效防范,这样才能避免并购陷阱。
1.规范产权交易,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要有效防范企业并购风险,就必须规范产权交易,深化以政资分开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做好企业产权界定,对国家资产、企业资产和地方资产划分归属,在清理界定的前提下进行产权登记,为建设企业产权制度创造前提条件。其次,要健全企业的经管机构和资产经营,将国有资产经管组织作为企业所有权的真正代表。只有实现政资分开,才能使企业真正走出多元化目标的困境,真正追求最大化利润。才能使我国经济运行真正实现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资源配置。
2.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是导致我国企业并购风险存在的主要因素。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来筹措。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有效防范企业并购风险的重要途径。在市场条件下,首先要建立高效有序的证劵交易体系,其次要积极培育机构投资主体,增强资本市场的稳定性,满足企业并购的筹资需求。 3.设计一个完善的并购流程
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深入研究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企业能力的长处与不足,确定防范性动机、生存性动机等企业并购的动机,并据此确定被并购的企业对象及发展方向。对被并购企业的条件、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为选择目标企业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4.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保证并购方案的合理性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