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心理及行为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感觉、知觉与认知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类型、如何营造引人注意的景观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①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 ②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③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3)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 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自身的状态。 ①刺散物的对比强度。

②刺激物的状态。运动和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引人注意。如夜空中的流星。

③刺激的新异性。与众不同的和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千篇一律的,刻板重复的事物很难吸引和维持人的注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类型 (1)相互加强或削弱。 (2)联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 3.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2)知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4.知觉定势的概念

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

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5.认知的概念及其特点

(1)认知值得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

(2)认知是主客体相互之间作用的产物。 6.人眼的构造及观看对象的规律

(1)视网膜由中央凹、黄斑和周围视觉组成。

(2)中央凹是位于视网膜中央的小凹,含有最微细的视锥细胞,中央凹形成的视野成圆锥状,水平和垂直视角均为2°左右;当头部保持垂直或者略微前倾的时候,中央凹视觉通常看着视平线以下10°左右的地方。见pdf。 7.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1)相互削弱和破坏。 (2)相互加强或协同。 (3)相互补偿和替代。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1.三大理论的代表人物、产生时间等历史背景 (1)①格式塔知觉理论

②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兴起于德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后来在美国广泛传播和发展。主要代表是惠太海默(M.Wertheimer)、考夫卡(K.Koffka)和苛勒(W.Kohler)。 (2)生态知觉理论 (3)概率知觉理论

2.格式塔的含义及基本观点、组织原则(见pdf) (1)

3.生态知觉理论与概率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1.认知地图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1)概念:心理学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 (2)研究方法:

①画地图草图。要求市民根据记忆在没有格子的白纸上画出所在城市的地图草图,并在图上标出城市中的独特要素。

②言语描述。通过访谈或文字描述让居民说明城市的环境特征、独特要素或体验。

2.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五个)

(1)路径。旅行的通道,如步行道、大街、公路、铁路、水路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其他要素沿路径分布。

(2)标志。具有明显特征有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环境中的标志一定是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

(3)节点。观察者苛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如交叉路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等行人集散处。 (4)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

(5)边界。不同区域的分界线,包括河岸、路堑、围墙等不可穿越的障碍,也包括树篱、台阶、地面质感等示意性的可穿越界限。路径有时也起到边界的作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