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中心地理论
知识点一 城市区位分析[学生用书P27]
一、城市概述
1.概念: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2.特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
?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温馨提示]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
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的含义: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因素 含义 特点 理想区位 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水源条件较好的山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自然地前平原,荒漠地区的绿洲;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理区位 干流与支流汇合处,大河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入海处,优良的海港和河港附近 经济地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邻近矿产资源地形成工矿理区位 (如铁路、公路、港口、城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城市;邻近港口或边境形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的空间关系 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 成口岸城市;邻近铁路,尤其是交会处形成铁路枢纽城市 【思考】 1.《管子·乘马》中有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说明了古代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条件是怎样的?
提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
2.上海市能够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提示: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有非常便捷的海陆交通运输;工业基础雄厚,周围有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经济腹地广阔;劳动力充足,且素质较高;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3.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材料一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在大河冲积平原,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大河入海处,如重庆市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汇合处。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位于平原地区,而巴西的许多城市却位于巴西高原上,亚马孙平原城市稀少。在我国新疆,城市大多分布在绿洲地区。
(1)结合材料探究:
①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有哪些? ②世界第一批城市为什么诞生在大河冲积平原?
③巴西城市为何大多位于巴西高原上?山区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①地形、河流、气候、水源等。
②这些地区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有便利的水运。
③在热带地区,平原低地过于湿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材料二 矿业城市多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我国的大庆。交通城市分布在主要交通线上,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邻近港口或边境,利于形成口岸城市。
(2)结合材料探究:
①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经济地理因素主要有哪些?
②列举我国著名的矿业城市、内陆边境口岸城市、铁路枢纽城市各一例。 提示:①铁路、公路、港口、工矿企业等。
②矿业城市:大同;内陆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铁路枢纽城市:株洲。
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区位主要有地形、气候、河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