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加法原理之分类枚举(一)
1.使学生掌握加法原理的基本内容;
2.掌握加法原理的运用以及与乘法原理的区别;
3.培养学生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了解分类的主要方法和遵循的主要原则.
加法原理的数学思想主旨在于分类讨论问题,教授本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分类讨论问题的习惯,锻炼思维的周全细致.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一、加法原理概念引入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做一件事时,有几类不同的方法,而每一类方法中,又有几种可能的做法.那么,考虑完成这件事所有可能的做法,就要用加法原理来解决.
例如:王老师从北京到天津,他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长途汽车,现在知道每天有五次火车从北京到天津,有4趟长途汽车从北京到天津.那么他在一天中去天津能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这个问题发现,王老师去天津要么乘火车,要么乘长途汽车,有这两大类走法,如果乘火车,有5种走法,如果乘长途汽车,有4种走法.上面的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北京到天津,故共有5+4=9种不同的走法.
在上面的问题中,完成一件事有两大类不同的方法.在具体做的时候,只要采用一类中的一种方法就可以完成.并且两大类方法是互无影响的,那么完成这件事的全部做法数就是用第一类的方法数加上第二类的方法数.
二、加法原理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完成一件事有k类方法,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做法,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做法,…,第k类方法中有mk种不同做法,则完成这件事共有N? m1? m2?……?mk种不同方法,这就是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运用的范围: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分成几类,每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完成任务,这样的问题可以使用加法原理解决.我们可以简记为:“加法分类,类类独立”.
分类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适合于它的分类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下进行分类;其次,分类时要注意满足两条基本原则: ① 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类; ② 分别属于不同两类的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方法.
只有满足这两条基本原则,才可以保证分类计数原理计算正确.
运用加法原理解题时,关键是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再针对各类逐一计数.通俗地说,就是“整体等于局部之和”.
三、加法原理解题三部曲
1、完成一件事分N类;
2、每类找种数(每类的一种情况必须是能完成该件事); 3、类类相加
枚举法:枚举法又叫穷举法,就是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进行计数.分类讨论
7-1-1.加法原理之分类枚举(一).题库 学生版 page 1 of 7
的时候经常会需要把每一类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这时的方法就是枚举法.枚举的时候要注意顺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例题精讲
模块一、分类枚举——数出来的种类
【例 1】 小宝去给小贝买生日礼物,商店里卖的东西中,有不同的玩具8种,不同的课外
书20本,不同的纪念品10种,那么,小宝买一种礼物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巩固】 有不同的语文书6本,数学书4本,英语书3本,科学书2本,从中任取一本,
共有多少种取法?
【巩固】 阳光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各班分别有男生18人、20人、16人.从中任意选一
人当升旗手,有多少种选法?
【例 2】 和为15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共有 对。
【例 3】 用1至8这八个自然数中的四个组成四位数,从个位到千位的数字依次增大,且
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