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力模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国家间的贸易与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4. 国内生产总值(GDP):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5.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产品上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
就可以说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6.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7.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8. 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生产较外国需要更少的单位劳动力,那么这个国家就在这种商
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9. 相对工资:是指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的比值。 10. 李嘉图模型: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11.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即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扩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张幅度不一样。 1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和它们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投入中所
占的比例而这之间的相互作用,又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13. 或: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 14. 要素价格均等化:即两国间开展贸易的结果会使两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相等。
15. 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发现,虽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但是美国的出口产品的
资本密集度要低于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16. 标准贸易模型基于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 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
世界相对供给和世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 贸易条件对国家福利的影响
17. 贸易条件:一国出口产品价格除以该国进口产品价格。
18. 出口偏向型增长: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
19. 福利恶化型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使得该国的贸易条件极度恶化,以至于该国的
福利水平比经济增长前还要低。
20. 梅茨勒悖论:关税和出口补贴会对一个国家的国内价格产生相反影响的可能性。 21.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决定。
22. 倾销:是指这样一种定价行为,一个厂商对出口产品制定的价格要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 23. 学习曲线:表示单位产品生产时间与所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一条曲线
24. 经济地理:经济学家对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城市崛起及经济间的空间影响等现象建立模型加
以研究,这种方法被称为经济地理。
25. 跨时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了某一消费产品的当前生产和未来生产之间的交换.
26. 跨时贸易:资本的国际流动中有一种新的交易形式:一个国家给另一国家贷款,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
居民给另一国家的居民在今天超前消费的权利,并且要求承诺在将来返还。
27. 跨国公司的分布及内部化动机:生产分布理论:一种产品不在一个国家生产而是在两个(或更
多个)不同的国家生产 内部化理论:一种产品由一个厂商在不同地点生产而不是由几家独立的厂商来进行
28. 垂直一体化:又称纵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形成的一体化组织。 29. 自愿出口限制:是出口国对出口产品实施配额.
30. 国产化程度要求:指的是在最终产品中必须有一个明确规定的比例是本国生产的.
31. 非关税壁垒: 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
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
32. 效率损失:因为关税扭曲了消费和生产激励动因而产生的.
33. 最优关税: 国因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减去因贸易量减少带来的损失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化关
税。(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34. 囚徒困境: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35. 寻租: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
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36. 贸易创造:特惠贸易协定的建立会导致国内高成本的生产被来自其他成员国的低成本进口所取代 37. 贸易转移:特惠贸易协定的建立会导致来自非成员国的低成本的进口被来自成员国高成本的进
口所取代
38. 不完全资本市场:有行政机制进入或侵入的资本市场,换言之,它是体现计划经济本性的行政机制和
体现计划经济本性的的市场机制并存和冲突着的资本市场。 39. 无偿占用:新产业产生的社会福利没有得到补偿。
40. 进口替代工业化:通过限制工业品的进口而对国内工业进行鼓励的战略。 41. 布朗德-斯潘塞分析:P255
42. 库兹涅茨环境曲线:P266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当一个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
4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即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提高本国福利的政策。 44. 国民生产总值(GNP):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45. 经常项目余额: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与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之差
46. 官方国际储备:由央行持有的外国资产,可以作为国民经济出现不利情况的缓冲器 47. 汇率: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48. 利率平价条件:指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所达到的均衡条件。 49. 载体货币:一种在发行该种货币意外国家的国际交易中被广泛用作度量标准的货币 50. 汇率超调:汇率对于货币波动的即刻反应超过了长期反应。
51. 购买力平价:两个国家的价格水平变化是如何引发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 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
52. 一价定律: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样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
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53. 绝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等于价格水平
54. 相对购买力平价:两种货币汇率的变化的百分比将等于同一时期两国国内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
比之差
55. 费雪效应: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下降)将最终会导致其货币存款利率同比例上涨(下
跌)。
56. 实际汇率:这是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第一个概括性度量标准 57. DD曲线:它给出了产品市场短期均衡时(总需求=总产出)所有产出和汇率的组合。 58. AA曲线:它显示了国内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汇率和产出水平的组合 59. 通货膨胀偏向:没有平均产出的高通货膨胀是由于政府为防止经济衰退的政策
60. J曲线:如果货币贬值后经常项目最初出现恶化,但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改善,其路径曲线的
最初部分就会类似英文字母“J”,即先恶化后好转。 61. 汇率转嫁(转嫁):当本国货币贬值1%时,进口价格同比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