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看戏
1.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教学目标 2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 3.注意课文内容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4.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 5.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重点难点 1.弄清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2.学习对声音的描写。 3.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梳理文章结构。
3.品析写群众活动的语句,深化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最近在看什么电视剧呀,你觉得这部电视剧好看吗?说一说你喜欢这部电视剧的理由。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很长时间他还记着看戏时的情景。这场戏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检查预习
1.多媒体出示,释词正音:
liǎn yì yíng shèn chán 收 敛 屹 立 轻 盈 蜃 楼 奸 谗
jiǎo kēng qiāng ē nuó yǎ huáng 矫 健 铿 锵 婀 娜 优 雅 金 碧 辉 煌 gěng pín què 忠 心 耿 耿 一 笑 一 颦 鸦 雀 无 声 颦:皱眉。
收敛:(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屹立:像山像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而不可动摇。 屏住:抑止住(呼吸)。 奸谗:奸邪,说坏话。 矫键:强壮有力。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 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描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 《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大师晚年代表作。佘太君辞朝以后,不问朝政。后知西夏侵宋,乃遣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往汴京探听。时宋王急于求将,兵部尚书王强保荐其子王伦为帅,拟乘机窃取兵权;寇准保荐杨家将不从,乃献在校场较武帅之策。王伦连胜数人,杨文广兄妹见而不服,闯入校场,请与王比射,既占先,又与王比武,刀劈王伦;宋君闻知系杨家将后代,乃命赍印归家,请穆桂英挂帅。文广回家,桂英则因宋君刻薄寡恩,不愿再与出力,反责文广。佘太君劝其以御外侮为重,穆乃挂帅出征。 ②简介京剧,出示资料
京剧,我国主要剧种之一,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③简介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出身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旦角。他扮相端丽,唱腔圆润纯正,台风雍容大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被尊为旦行的一代宗师。他一生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影响很大。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
④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