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及河北172个县市区名称是怎么来的

阜平及河北172个县市区名称是怎么来的?

按照古代“九州”之说,河北属于冀州,故简称“冀”。 战国时期,南部属赵国,北部为燕国,故别称“燕赵”。 唐时主要属于河北道(位于黄河之北),始有河北之称,故称“河北”。 石家庄市新华区:以境内新华路得名长安区:以境内长安路命名桥东区:因处铁路桥东得名桥西区:因处铁路桥西得名裕华区:以境内有裕华路得名井陉矿区:原为井陉县地,1950年井陉煤矿周围村庄置区藁城市: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始置槀城县,蒙古太祖初年(公元1205年),改稾城为藁城,意思是“水草丰美,绿树环绕”的地方。晋州市:《大明一统名胜志·直隶名胜志》卷8:“自晋伐鲜虞围鼓,其君鸟鞮卒归于晋,乃知兹地属晋已久,州名盖取诸此。”新乐市: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新市县置新乐县,因古西乐邑谐音得名鹿泉市:名称来源相传与韩信有关,韩信有次外出狩猎,发现一只白鹿,追将过去,搭箭急射,待寻到时发现鹿未见,箭射在石头上,拔下箭来,一股泉水涌出,后取名白鹿泉,此地便得名“获鹿”,方言称(huai lu)。井陉县:井陉本古地名,以地形而得名。《太平寰宇记》云:“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 ,如灶之陉,燕赵谓山脊曰陉,下视如井,故谓井陉”。井陉是太行八陉之第五陉。《述征记》载:“太行首起河内( 即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北至幽州(即今河北北部), 凡八陉:第一轵关陉,

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 第四滏口陉, 第五井陉 , 第六飞狐陉,第七蒲阴陉,第八都陉。”关于对“陉”字的解释,《说文》:“山绝坎也”;《尔雅》:“山绝腔”;《疏》:“山形连延中忽断者名腔”。《辞海》释陉有两种含义:一是山脉中断的地方为陉, 二是陉同 “径” 。据此可知, 陉系山脉受河流切割而自然形成的横谷。井陉又被称为天下九塞之第六塞。《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太汾、冥厄、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正定县:西汉初属恒山郡(后改常山郡),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平东垣叛将赵利,取真正安定之意,更名真定县,清雍正间因避世宗胤禛名讳改名正定。赞皇县:公元前968年,周穆王举进兵,在巑山(今赞皇山,县城西南25公里)一带大败犬戎。得胜后,周穆王登游巑山,并封为赞皇山。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今赞皇县得名的历史背景。赵县:据《元和郡县志》卷17赵州:“因赵国为名。”栾城县:清同治《栾城县志》卷1:“栾城以栾武子肇封而得名。”灵寿县:因县内产灵寿木而得其名。《史记·赵世家》索隐引《世本》称:“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今县因古灵寿为名。行唐县:据乾隆《行唐县新志》卷3:“初帝尧封于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后诸侯来归,诣平阳即帝位,南行经历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高邑县:《后汉书·光武纪》载:建武元年(25年)光武从蓟(今北京)还至鄗,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即帝位,于是“改鄗为高邑”。高邑之名即由

此而来。无极县: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7正定府《山川》载:“无极山本在无氏县西,距无极县一百六十余里,县以山名,实无山形也。”

平山县:唐肃宗至德三年(758年)房山县改名平山县,寓平息安禄山叛乱之意。深泽县:据《太平寰宇记》卷60祁州:“以界内水泽深广名之。”唐山市

因“唐山”得名,“唐山”,在唐山市路北区境内,现名大城山。 路南区:以处京哈铁路南得名。路北区:以处京哈铁路北得名。古冶区:由“古代千金冶铁之地”演化而来。关于古冶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之前,山东一古姓老汉携妻儿躲避连年旱灾,落脚此地。古老汉身怀打铁技艺又乐善好施,因而在村民中获得了很高的威望,称其为“古爷”。古爷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将他居住而后形成的村子成为古冶。丰润区:“丰润”之名始于辽金,相传,因此地“负山带水,涌地成泉,疏流导河,随取而定”而得名。又有“县产盐场,故名丰润”之说是(见《丰润县志》)。又据《今县释名》:“按屯政考,夹史家河五十余里,皆可屯之区。又自水道沽关黑岩子墩,至诸家营处,东西百余里,南北百八十里,皆濒海,平旷可耕,故以丰润名县。”丰南区:以在丰润县之南而得名。开平区:明朝永乐元年(1403)设开平中屯卫,永乐二年建开平镇,开平由此得名。开平自古为商贾重镇,素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被誉为“京东四大名镇”之首。遵化市:据陈铁卿《河北省县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