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说出小儿对能量的需要。 2.说出小儿对营养素的需要。 3.了解儿童的膳食。 4.熟悉辅助食品的添加。 5.掌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工作任务

1.能讲述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能指导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实践:营养与喂养-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母乳喂养与婴儿生长发育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小儿年龄分期、生长发育、小儿营养喂养。

2.建议理论讲授为主辅以相关教具、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教学。并通过实验实习、加强操作训练强化教学效果。

模块二:基础护理

知识目标:熟悉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护理特点。了解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掌握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熟悉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掌握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特点,掌握与小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掌握体重、身长(高)测量方法和约束法、哺喂法。

技能目标:能与小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对各年龄期小儿给予正确的护理,能参加各年龄期小儿的预防接种、能掌握给药方法。能熟练掌握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换尿布、臀红和头皮静脉、颈静脉、股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技术。

情感态度目标: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要按照规范要求一丝不苟认真练习。护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爱,动作要轻柔、快捷。

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教学目标

1.掌握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的护理。 2.熟悉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护理。 3.了解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 4.熟悉计划免疫及获得性免疫。 5.掌握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5

工作任务

1.能掌握各年龄期儿童护理的特点开展健康指导。 2.能参加各项儿童预防接种。 [说明与建议]

1.建议理论讲授为主辅以相关教具、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教学。 2.儿童保健实验(参观幼儿园或电教片)。 住院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熟悉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 2.掌握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特点 3.掌握与小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4.了解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特点。

5.熟悉药物的选用、药物剂量计算及给药方法。

6.说出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法、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喂养、换尿布及臀红护理目的、用物准备。

7.掌握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法、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喂养、换尿布及臀红护理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

1.能与小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2. 能完成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法、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喂养、换尿布及臀红护理的技术操作。

实践: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儿科医疗诊断技术操作 [说明与建议]

1.小儿液体疗法编排在小儿腹泻章节之后。

2.儿科医疗机构及护理管理、协助诊断的技术、协助治疗的技术与《基础护理》内容重复,或作为自学内容。

3.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应能独立完成。

模块三: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知识目标:叙述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生理特点及护理,熟悉新生儿哺乳方法、沐浴方法及脐部护理。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技能目标:学会新生儿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能熟练应用新生儿室的常用仪器。

情感态度目标:要珍视生命、爱护生命。在护理操作中坚守慎独精神,工作严肃认真,动作

6

轻柔谨慎,体现对新生儿关心和爱护。

新生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熟悉新生儿定义、新生儿分类方法,掌握根据胎龄、体重分类标准。掌握高危儿概念。熟悉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的外貌特点、生理特点及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掌握正常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措施,熟悉母乳喂养的方法,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注意事项。熟悉人工喂养食品种类,掌握牛乳喂养方法。

2.熟悉配乳、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的目的及用物准备,掌握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熟悉更换尿布、沐浴(盆浴)臀红护理的目的及用物准备,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换血疗法的方法、指征、准备及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

1.能够熟练进行配乳及乳瓶喂乳。

2.能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患病新生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3.能熟练进行新生儿沐浴(盆浴)臀红护理、更换尿布,抚触新生儿。 4.学会使用温箱、光照疗法、抚触新生儿。

5.能对危重患儿进行监护并配合医生进行新生儿窒息的抢救。

实践: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及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预期结果。熟悉(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掌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评估要点、常用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主要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其中重点讲解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对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进行健康指导。

7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早产儿护理及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2.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的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模块四: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知识目标: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熟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掌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预期结果,并熟练掌握护理措施。

技能目标:能熟练执行并完成各种营养性疾病的护理措施。

情感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大力宣传科学喂养知识,了解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与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在护理患儿过程中,应凸现关心、细心和爱心。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疾病概要及治疗原则。

2.熟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心状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掌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预期结果和护理措施。

工作任务

1.能熟练完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能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健康指导。

实践: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婴幼儿保健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的护理。

2.营养缺乏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的实践可视情况按排(医院见习、电教片、案例讨论)。

模块五: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知识目标:了解小儿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熟悉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各系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