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问题:①两个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②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算式。35+34= (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 2、导入:我们昨天学习了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那两位数加两位数又该怎样笔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3、小组汇报 合成新知。

通过小组收集可能有以下几种列式方式。 35+34=

35 35 35 +34 +34 + 34

师问:“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你赞成那种为什么?(1是对的。2.3是错误的。)赞成的说明理由,不赞成的也说明原因,在部分学生的发言中接受新知。学生说不完整时,老师适时补充。(算理是个位是3个一加上5个一;十位是2个十加上2个十;只有相同数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所以才能相加每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在说明注意什么时,学生能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在对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有些迷惑。首先肯定两种都可以,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习惯从个位加起。从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练习

1.35+23= 43+26= 抽生板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然后集体订正。

2.当医生诊断。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34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继续用摆小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并在教学中始终强调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是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书写习惯。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1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指名回答) 2、口算。

6+7= 8+3= 5+8=

4+9= 5+27= 34+8=

3、指名学生板演,并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36+32=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练习,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做了很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观察第14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

有多少名学生?

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怎样列算式? 35+37=

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生:从个位加起

生:个位 5加7等于12,满十了,向十位进一。 生:我想从十位加起。

生: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还要再加1,很麻烦。 3、师小结计算过程: 3 5 + 3 7

个位5加 7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

师:个位上还有1个二怎么办?(留在个位上)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

(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经过计算 35+37= 72(人),所以,两个班一共有72个人。 35+37= 72。可以借助小棒,也可直接用竖式计算。

4、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

1、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十位上应填几。

38 67 17 19 + 39 + 4 + 53 + 36 —— —— —— —— ( ) ( ) ( ) ( ) 2、综合训练:

58 67 37 25 + 39 +24 +53 +36 —— —— —— —— 四、总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