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案[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贫穷辛苦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阴,用龟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去买《青年近卫军》。作者深为不安,他用这一块五毛钱给母亲买回了一瓶水果罐头,结果遭到一顿数落。尔后母亲又凑齐了一元五角,作者拥有平生第一本小说。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方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关于母爱的回忆,对于作家梁晓声来说,母爱就是他记忆深处一件平凡的小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走近这位平凡的母亲,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大家都预习过课文,应该知道这件事还是由一本叫做——《青年近卫军》的书引起的。当年这本书的售价为——一元五角。很不起眼吧?但在那个年代,一元五角就是一个贫困家庭全家人一天的费用。那课文写了有关这本书什么事?请快速浏览课文,重温一下这个故事。(指名说)

2.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说一说吗?口头填空:

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__________。我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她要钱。在__________的噪声中__________的母亲。母亲用__________的手掏钱给我买书。我鼻子一酸,____着钱跑了出去,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_____了我,又凑足钱给我买书。

3.母亲明明把一元五角给了我,一分不少,一句话没说我,按理我应该高兴才对。但为什么我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眼泪擦洗过的四个字——鼻子一酸。读,再读,再读。

三、自学感悟,品味语言。

(一)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默读课文,找找句子,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请用波浪线划下来,写上自己的感受。

(二)交流

我穿过一排排逢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得我的脸。 1这段话中哪个词,让你读来觉得特别揪心? “烤”:为什么是这个字?

是呀,母子连心呀,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心中酸楚。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其实母亲要忍受的岂止是灯泡的炙烤,还有什么?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 ①请生说说理解。

②看来这一句没有白写。大家一齐读读。 “震耳欲聋”什么意思?“欲”呢?

多么可怕的嗓声!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这个句子!

③耳朵都要震聋了!这样的声音,迎面扑来,你身在此环境中,会有什么感觉?

但是我的母亲呢?她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呀,读——

④同学们,这样的声音停止过吗?浏览全文,去找找哪些地方说明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一刻也没停止过呢?

生1:“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生2:“母亲大声问”

生3:“向母亲探身,喊” 为什么?

这样的地方比比皆是

这已是第三次提醒了,还有吗? 生4:“接着又对我喊”

生5:“大声对那个女人说”

⑤这七八十台缝纫机一刻也没停止过,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齐读——从我进入工厂,到我离开工厂,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一刻也没停过。

想象一下,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读—— 想象一下,明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读—— 想象一下,去年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读—— 想象一下,明年,后年,又一个后年,母亲将来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读——

⑥小结:当你第一次发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你有什么感受?这些感受交杂在一起,怎能不让我交杂在一起,怎能不让我鼻子一酸呢?

(2)还有哪些地方令你鼻子一酸?

背直起来了,我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