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是为了不教”的体育教学效果研究【初中教学论文】

丁志云

[摘 要]新课改强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宗旨是要为学生服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从不会的不教、会的不教、教是为了不教三个角度进行教学研究,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动技术为主线,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练中去,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是为了不教;体育教学;教学效果;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1-0034-02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和夸美纽斯的“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说是两句“教经”,教师少教的主旨是为了学生的“多学”乃至“不教”。在当今这个知识更新换代频繁、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样快捷的时代,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需要在中小學教师中根植。教师教学生学就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独立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发展自己的潜能。“教是为了不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会的是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教的方法来自主学习相类似的知识,以便达到最后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不教。因此,真正的教学活动过程就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互动过程,好的教师不是在教书,也不是在教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教会学生去学。

一、不会的不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情,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内涵,分析教材本身的价值和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得了解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身心特点和身体素质基础,有没有达到所教内容的学习理解能力,如果还没有,就不要强压学生,以免学生学而不精,一知半解。

其次,了解到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与教材本身的难度不相符时,对无须学习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得进行删减,选择适合学生学习认知水平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基础,使学生更好地主动去学习,适当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最后,所教同一水平阶段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的学生水平差异与所学内容的难度相差太大的教学内容也不可教授。当然教师可以选择性地教授部分内容,学生也可选择性地吸收。

二、会的不教

如果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完全达到能自学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的水平,对于学生可自主学习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教。

首先,学生自己已经通过视频、挂图或网络学过的内容,教师无须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授,这样的重复教学,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让学生感觉到厌倦,导致身心疲惫。比如学生经常看NBA篮球赛;此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如果遇到诸如突

分战术等问题,再告诉学生怎样去解决,这样更为直观清晰。

其次,教师可以搭建展示的平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个小组选派学生出来展示,告知学练方法和演示动作技术,各组同学以评价的方式使进行展示的学生在这个内容学习上进一步提升。比如,每一个小组进行五步拳攻防动作的学练时,结合每一个动作都能想出这个动作的防守动作,看哪一组想的防守动作多而且实效大,然后进行展示,以便各个小组继续学习其他组实用价值大的防守动作。这样的效果集聚智慧,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最后,估计学生能够继续努力通过课外的时间,多去浏览书本以外要学习的内容,逐渐适应并进行体验,以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学得更多,更快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教是为了不教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方法而非机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现在的教就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运用已经学过的学练方法进行体验,适应运动环境的变化,能独立地运用,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且服务于社会。

首先,教师的教一定要寻找适合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身体素质,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逐渐找适合自己的学练方法,并能熟练掌握。比如,学生在学习正面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时,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整个身体的发力顺序不协调,那么这时候,就应该告诉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身体姿势(躺姿、坐姿、跪姿、站姿)等头上投掷实心球的学练方法,来专门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发力顺序,心理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又学会了掌握动作技术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来促使全班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学练中去,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比如,在学习篮球原地跳起的投篮动作技术时,篮球基础好且弹跳力强的学生能够在起跳后的最高点滞空一定的时间,有一定的瞄准篮筐的时间,然后找准机会出手投篮,动作一气呵成,规范而且准确度高。这时候请这名学生出来示范,并说出自己原地跳起投篮的体会,有利于其他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同伴的动作,并能根据示范者的经验进行自主模仿,会加快学习进度和掌握动作技术,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比赛和生活。学生在学会了足球行进间运球动作技术后,可以自己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如运球后的一对一(一对多)传球、突破、射门,等等,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其在场上的比赛意识和同伴的配合意识更强。

这样,促使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适合未来现代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化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练中去,更快地掌握动作,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比赛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会与这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而学生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的内容,更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认同。

[ 参 考 文 献 ]

[1] 胡永红.论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学内容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7).

[2] 顾琴.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

[3] 任苏民.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意蕴与现实意义[J].教育研究, (11).

[4] 任苏民.科学践行“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J].江苏教育研究, (35).

(责任编辑 斯 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