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教版语文(论语选读)第16课《不学诗无以言》同步检测(含答案)

2019粤教版语文(论语选读)第16课《不学诗无以言》同步检测(含

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雍也》三)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季氏》十三)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

(《阳货》八)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九)

1.翻译文中加点的词。

(1)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 ...(2)夫子莞尔而笑( ) ..(3)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3)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综合拓展提升

二、课外《论语》鉴赏 3.翻译画线句子。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在川上曰:“(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谓颜渊曰:“惜乎!(3)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循吏列传(节录)

(序)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班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预贾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②,丧期不令

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节录自《史记·列传五十九》)

注:①不预贾,指临时评定货物贵贱,不预先定高价。②尺籍,军队里士兵们的记功板,后指军籍。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5.以下材料全都能证明“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的道理的一组是( ) ①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②百官自正 ③臣请遂令复如故 ④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 ⑤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⑥(石奢)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

6.对原文有关内容、作者观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担任楚相后,教化百姓,社会风气良好。为发展经济,他还在秋冬农闲季节劝勉鼓励百姓上山采伐竹木,以便春夏趁溪流涨水时将竹木漂运出山。 B.子产在“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时被推举出来,可谓临危受命;上任后,致力于道德教化,政绩显著,显现出卓越的才能,可谓不负所托。

C.公仪休喜欢吃鱼,但在别人送鱼给他时,却坚决拒绝了别人的馈送。究其原因是,他惧怕受“鱼”之贿后事情败露而丢掉官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