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营养》教学大纲

《疾病与营养》教学大纲

Disease and Nutrition

课程编号: 学分:2 学时:40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营养学

一、课程目的要求

《疾病与营养》是食品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和要求如下:(1)使学生对临床各科疾病及膳食治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一概要认识;(2)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与营养膳食关系较大的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膳食治疗原则;(3)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解决临床营养中常见的一般问题。

先修课程的要求:要求学生先行修过《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及《营养学》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首先介绍临床常见症状及医院基本膳食分类,进一步介绍人体各个系统在出现疾病时的临床特点及营养治疗,重点介绍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胰腺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造血系统疾病(如贫血)、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苯丙酮尿症、甲亢及更年期综合症)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治疗及其营养治疗原则及其营养食谱制定。传染性疾病(如伤寒、霍乱、痢疾、病毒性肝炎)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包括营养治疗),并进一步介绍了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相关知识。另外介绍了外科病人的营养治疗及临床检查用膳食。

三、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一些常见病例进行分析讨论,要求学生制定出相应的营养治疗食谱。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

葛可佑,主编.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郑建仙,编著. 功能性食品(第三卷).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蔡东联,主编. 现代饮食治疗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

查良锭,主编. 实用营养治疗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宋申蕃,著. 疾病营养学(第二版). 台北:环球书社,1992 何志谦,主编. 治疗营养.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顾景范,邵继志,主编. 临床营养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陈学存,主编. 应用营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张爱珍主编. 临床营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陈炳卿主编.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采用笔试(闭卷或开卷)方法或写作课程论文的方式考核,总评成绩为:期未考试成绩60%+期中考试成绩20%+平时成绩20%。 六、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一、临床膳食治疗的简要发展概况 二、膳食治疗在医疗上的重要性 三、膳食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医院膳食(2学时) 一、概述

1、膳食计划的原则

2、医院膳食的分类:按质量分类,按摄入途径分类,按性质和烹饪原则分类

二、医院的基本膳食

普通饭、软饭、半流质及流质的适用范围、膳食原则、禁用食物及膳食举例。 三 、治疗膳食

1、 治疗膳食的定义及分类

2、 常见几种治疗膳食的适用范围、膳食原则及内容:高热能膳食,低热能膳食、高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低胆固醇膳食、贫血膳食、少渣饮食、管喂饮食。

作业:食谱设计-贫血患者的营养治疗。 第三章 常见症状(4学时)

一、发热、水肿、呼吸困难、呕血与便血、便秘、黄疸及血尿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二、便秘的膳食治疗原则及膳食举例,尿三杯试验,血尿与Hb尿鉴别。 第四章 检体诊断(2学时)

一、检体诊断的定义及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嗅诊、听诊。

二、体格检查内容:一般检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营养、淋巴结等),头颈部,妇科检查。 第五章 传染性疾病(4学时) 一、 总论

1、传染病、感染、传染病学的基本概念

2、传染病的特征:病原体、败血症、流行性、流行过程 3、传染病的防治特点 二、腹泻的膳食治疗 1、腹泻的定义及分类

2、腹泻膳食治疗目的、膳食原则及膳食举例

三、伤寒、霍乱、痢疾、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包括膳食治疗及食谱举例)。

四、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包括膳食原则及膳食举例)。

作业:食谱设计-限钠饮食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2学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其中重点是肺结核膳食治疗)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4学时)

胃炎、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及痔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各病膳食治疗是重点)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4学时)

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各病膳食治疗是重点);心肺复苏的定义及方法。 第九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2学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