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师教育子女的误区
一般看来,身为教师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教师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值得每一位作教师的家长好好思考。究其原因,除教师子女自身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外,教师家长自己对子女教育上的失误,也是造成教育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时容易步入以下几个误区: 一、 挑剔型:由于教师对本行业较为熟悉,对自己子女的教育百般挑剔,尤其是一些在教育界思想前卫、略有成绩的教师更容易对自己子女的教师吹毛求疵。这种挑剔如果发生在同子女的言谈之中,则容易使不够成熟的孩子不自觉地对老师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最终削减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情。
二、轻视型:这主要表现在 教师在教育子女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他们接受树大自然直的传统观念。这种思想倾向,使他们对中孩子教育容易表露出一种漠视的态度,这种态度一旦被自己的子女感受到,就会直接导致孩子对自己老师所授知识、所讲道理漠然臵之。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自制力最差的时期,倘在这一阶段的校园生活中没有一定权威的信仰支持,极容易形成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甚至偏离人生的正确方向。一些教师在子女早期教育失败后即使作出再大的努力往往也无力回天。可见,教师对自己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基础教育时期子女教师的充分尊重是非常必要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
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作为教师 ,更应明白这一点。
三、超前型:有些父母想急于尝试一些新的做法,经常会作出不切实际拔苗助长的事情。这种做法虽然短时间内可能出现一些好的效果,也许还可以满足一阵虚荣心,殊不知这种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最终会造成教育不当甚至酿造出苦果。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中国以前有一个很不好的观念,把小孩看成小大人,以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也能做,所以五、六岁的小孩就要他读《大学》、《中庸》。”这种情况发生在教师家长身上的可能性最大。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会违背儿童的天性,最终只会事与愿违。
四、照顾型:不少教师看到自己孩子的老师曾是自己的学生,就萌生了得到照顾的想法。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学业辅导,或是派个班干部的头衔,在有些家长看来都是轻而易举理所当然的事情,殊不知这些好心的照顾起到的却是适得其反的效果:由于老师的无形照顾使学生产生了优越感,容易掩盖缺点和不足;由于老师的特殊照顾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一旦脱离这个环境就会因“失宠”而导致心理失衡。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他们最懂得也最需要平等,任何的特殊对待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职业病型:身为教师的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极容易受教师角色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不分场合地以教师的身份和口吻教训自己的孩子,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缺乏感情而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
的失效甚至失败。现代社会越来越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复杂性,对自己子女的言谈举止毫无区分地一律以教师的视角进行评判本身就不科学,加之在孩子的眼里他们更看重的是那一份亲情,作为教师的父母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极容易导致情感的疏离和教育的失效。还有的教师由于工作的忙碌无暇顾及家庭,有时甚至让他们的子女觉得自己的父母爱学生胜过了爱自己,这种奉献精神当然可佳,但这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肯定是不利的。
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爱之切,伤之深。作为教师的父母教育子女,是教育大范畴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最熟悉的往往容易成为最陌生的,正是由于教师对自己子女、对教育爱得太深,也极容易导致对自己子女伤得最深。
对策:作为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应及时总结,努力争取避免不经意之间产生的各种不良倾向,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扬长避短,努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二、角色转变难。
教师除了是孩子的父母外,他的职业特点是学生的老师,他们在学校要教育好别人的子女,在家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们在一天之内要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 但是,事实上绝大部分教师很难在一天之内快速地完成这种针
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久而久之,便形成所谓的教师职业病。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思维定势家庭化。这种教师职业思维定势家庭化对教师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很大。北师大教育学教授胡玉顺教授曾说过:教师经常把职业角色带回家,到了家中他们往往以为还在单位,手势、说话的声调也都和在学校一样,所以往往让孩子难以接受。这可能就是大多数教师偏偏教不好自己孩子的重要原因吧! 对策:在家庭,树立慈母亲仁父的形象。家庭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态度和学校的有很大的区别,在子女的眼里,你只是父母,已经不是教师了。他们在你身上渴望得到的,不仅仅是师道尊严、道德说教、行为约束和文化知识了,更重要的是一份亲情、一份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不能让孩子感觉自己从一所学校又回到了另一所学校,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疼爱和家的温暖!教师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少一些教师的尊严,多一些亲情的关爱;少一些教师的思维灌输,多一些亲情的情感滋润;少一份苛刻,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批评,多一份鼓励;少一份烦躁,多一份耐心,努力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自然的,能安全地放飞自己心灵的空间。作为教师,不仅要能教好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要能教好自己的孩子;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是好老师。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好心情,让爱永驻自己孩子的心田!
三、社会压力大。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态度、知识水平等方面都
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成为学生的垂范和楷模,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有意识地掩饰和压制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到你很神秘,很伟大,有意识地培育某种距离感。他的职业特点是学生的老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社会地位上被定格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家长、学生的期望值又特别高。所以,他们每天都高度地运转,每天都需要在社会群体中时刻保持着作为教育者的那份社会道德规范和尊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赢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崇高的赞誉。
对策: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对教师的付出科学定位、正确评价;教师本人要调整心态,区分事业和职业的关系,用平和的心去对待学生,用博大的爱去感化学生;调整工作思路,争取正确处理家庭、学校;学生、子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