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及注射方法的改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及注射方法的改进

作者:黎 清 覃娅菊

来源:《右江医学》2008年第03期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结果判断;改进方法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3-0372-02中图分类号:R 472.9文献标识码: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重要措施。由于TAT是一种异体蛋白,易发生过敏反应,在注射前应做皮试,阳性者需作脱敏注射,按护理学基础判断标准[1],TAT皮试阳性率甚高,脱敏注射全程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探讨TAT皮试结果判断和脱敏注射的改进方法,经过三年多的临床试验观察,仅有2例轻微过敏反应,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比较,阳性率低,注射次数少,缩短总注射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和降低材料的消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急诊接受TAT注射治疗的932例外伤患者作为传统组,按护理学基础[1]的方法进行皮试结果判断和注射。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987例接受TAT治疗的门诊外伤患者为改进组,应用改进后的新方法判断和注射,其中无药物过敏史患者912例,有药物过敏史患者75例。

2.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采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TAT制剂为1500 IU/0.6 ml,将原液加生理盐水至1 ml,使1 ml生理盐水中含1500 IU的TAT,再抽0.1 ml加生理盐水0.9 ml,使1 ml里含TAT150 IU,最后取0.1 ml(含 TAT15 IU)作皮试。

3.皮试结果判断 传统组:按护理学基础[1]的方法皮试20分钟后观察结果。阴性:局部无红肿;阳性:局部反应为红肿、硬结>1.5 cm,红晕超过4 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全身过敏反应、血清病型反应和青霉素过敏反应相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改进组:皮试30分钟后观察结果。阴性:硬结≤2 cm,红晕<4 cm,伪足<2个,局部无痒感及全身反应;阳性:皮丘>2 cm,红晕≥4 cm,伪足≤3个,稍有痒感;强阳性:皮丘>2 cm,红晕≥4 cm,伪足>3个,局部瘙痒明显或有全身症状。

4.注射方法 传统组注射方法:阴性者:将皮试余液0.9 ml和TAT余液全量肌内注射后,观察30分钟;阳性者:将皮试余液和TAT余液稀释,分4次脱敏注射,每隔20分钟注射1次,全程注射完毕再观察30分钟。

改进组注射方法:皮试结果阴性,将皮试余液0.9 ml和TAT余液全量肌内注射,注射后观察30分钟;阳性而无药物过敏史者,先注射皮试余液0.9 ml,观察15分钟,患者如无不适症状,将TAT余液稀释成4 ml,按常规肌内缓慢注射,注射时间为1~2分钟,注射完毕观察30分钟;阳性有药物过敏者,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分别以0.5 ml、1 ml、3.5 ml间隔15分钟3次肌注,注射完毕观察30分钟,强阳性者禁用,改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5.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传统组阴性364例,占39.0%,阳性568例,占61.0%,阳性者用传统方法注射,全程共需用时间为110分钟;改进组阴性830例,占84.09%,阳性157例,占15.91%,分别采用改进后的注射方法,阳性而有药物过敏史者全程注射90分钟,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001)。见表1。 讨论

破伤风抗毒素是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