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2012至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政治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汇编
参考答案
2019年:40.(2)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自觉地加以保护和传承;克服错误观念,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 2018年:40.(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就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2017年:40.(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既包括普通人物,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在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诗词文化情结,坚持群众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搞服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6分) 坚持群众路线,在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各种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6分)
2016年:39.(1)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2015年:39.(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律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2014年:39.(2)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2013年:39.(2)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
第1页,共2页
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2012年:39.(2)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及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