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精品教案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意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学习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的外交努力,以及在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通过学习周恩来在重要国际会议中展现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发展作出的贡献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学生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片段

电影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在西方国家的重重刁难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外交才能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来领略周总理的外交风采以及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1.史料展示: 材料一: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2.教师提问:如图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和刀枪的“强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

提示:清朝官员指的是清政府。“强盗”指的是西方列强。被迫、屈辱的外交。

3.教师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外交是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外交。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交形象有没有根本的转变?

4.史料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5.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环境。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史料展示: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相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会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从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2004年6月,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讲话

2.教师引导: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基本情况。

提示:1953年首次提出,1954年正式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教师提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目标导学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万隆会议的有关图片

2.教师提问:回顾历史,说一说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 提示:学生自主回答。 3.史料展示: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代表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4.提出问题:面对一些国家的咄咄相逼,当时周总理采取了哪些对策?

提示: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三、课堂总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几十年的考验,凸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当今的中国已经走出了昨天的阴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繁荣富强。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用了漫画和图片,还借助大量文字材料来充实课堂,辅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并采取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重点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紧扣历史教学指导意见,以求最大效果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16课内容,围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展开,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打开外交局面,我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注重发展同邻近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