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奴;1832年“废奴协会”成立,到1840年已在全国设有两千多个分会,拥有会员20万人。他们秘密组织了“地下铁路”,用群众掩护、分段护送等办法将黑奴从南方蓄奴州送到北方自由州或加拿大。1852年出版的斯托夫人的名著《黑奴吁天录》,对废奴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859年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发动解放黑人的武装起义。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以革命暴力推翻了南方黑奴制。

约翰?布朗起义

19世纪50年代,美国南部爆发的影响最大的反黑奴制的武装起义。领导人是当时美国反对黑人奴隶制运动的领袖,坚定的废奴主义者白人约翰?布朗(1800—1859)。1859年10月16日,布朗带领其3个儿子、13个白人和5个黑人,袭击了弗吉尼亚境内的哈泼斯渡口,目的是占领渡口附近的军火库,推动那里的黑人奴隶举行起义。17日凌晨,奴隶主调来大批军队把布朗团团围住。经过两昼夜的激战。起义者有9个牺牲,6人突围,布朗等7人被俘并被全部绞死。这次起义激励了美国人民的反奴隶制的斗争。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亦称产业革命,有些著作也称科技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先后出现第一次、第二次两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一词为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首先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通常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它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从棉纺织业发明织布机、纺纱机开始,逐步发展到采掘、冶金、机器制造和运输行业等部门也广泛使用大机器,至18世纪80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工业革命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也是“蒸汽时代”的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在英国基本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随后,美、法、德、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在19世纪内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最后30年展开,至20世纪初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成就应用于工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电和石油的发现和广泛利用;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创制;远距离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完善。在19世纪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出现了新的突破。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其结果使世界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应用技术上的又一重大成就。内燃机创制与广泛应用带动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在通讯领域,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在冶金工业中,贝塞麦、马丁、汤麦斯炼钢法被广泛应用。新技术也广泛应用到化学、冶金、造船和机械制造产业。石油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是新兴的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自由贸易政策

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一项经济政策。主张取消关税和垄断,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自由贸易和竞争。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拥护者要求降低关税,以增强工业产

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促成大量廉价农产品的输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曾进行了理论的阐述。19世纪20年代起,英国开始修改关税政策。庇尔政府于1842 年和1845年取消出口税,降低进口税,并废止谷物法。19世纪中叶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取得完全胜利。自由贸易政策,表面上看是平等的,实际上极不平等。因为,发达国家的英国的廉价商品会挤垮工业落后国家的商品,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更是一个极大的摧残。从50年代开始,法、德、俄等国也相继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但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和各国竞争能力的加强,保护关税政策又重新抬头。

工联主义

亦称工会主义。工人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于19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工会联合会(简称“工联”)中形成,是英国资产阶级收买政策与自由主义政策的产物。其代表人物有约翰?韦斯顿、约翰?黑尔斯、彼得?福克斯、奥哲尔等。工联主义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鼓吹经济斗争,反对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第二,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采取激烈的政治斗争手段。第三,支持殖民主义政策,反对民族解放运动。第四,崇拜资产阶级民主,热衷于参加资产阶级的选举改革运动。工联主义给国际工人运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自由贸易政策

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一项经济政策。主张取消关税和垄断,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自由贸易和竞争。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拥护者要求降低关税,以增强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促成大量廉价农产品的输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曾进行了理论的阐述。19世纪20年代起,英国开始修改关税政策。庇尔政府于1842 年和1845年取消出口税,降低进口税,并废止谷物法。19世纪中叶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取得完全胜利。自由贸易政策,表面上看是平等的,实际上极不平等。因为,发达国家的英国的廉价商品会挤垮工业落后国家的商品,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更是一个极大的摧残。从50年代开始,法、德、俄等国也相继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但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和各国竞争能力的加强,保护关税政策又重新抬头。

《谷物法》

指英国政府1815年制定的限制或禁止谷物进口的法律。英国工业革命后,谷物自给困难,价格上涨,输入逐渐增加。但执政的土地贵族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主张限制输入。于1815年制定《谷物法》,运用关税政策,限制或禁止谷物进口。该法实行后,谷物价格昂贵,导致原料和消费品价格增长,使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境地 ,工人因此要求增加工资,不断展开罢工斗争。同时谷物法的实施,引起其他粮食输出国家对英国工业品提高关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受到损害,遂在自由贸易的口号下,与土地贵族展开了反谷物法斗争。经过多年的斗争,终于迫使政府于1846年废除该法。

托利党

英国政党。“托利”原指爱尔兰“歹徒”,即反英的爱尔兰人。17世纪70年代,支持詹姆士二世的一派被其政敌辉格党人辱骂为托利,遂成为该派的正式名称。代表土地贵族和英国国教高级教士的利益。曾多次组阁。19世纪中期改组为保守党。

辉格党

英国政党。“辉格”原指苏格兰强盗,后又指顽固的长老派教徒。托利党人在国会中用此词辱骂其反对派,而反对派亦渐以此名自称。1679—1682年在国会中逐渐形成党派。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大商人、大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该党反对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是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的主要势力。此后一直左右着英国政坛。19世纪中叶与其他政党合并成为自由党。另外,美国共和党在19世纪中期也叫辉格党。

俾斯麦

德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生于勃兰登堡农业资产阶级化的容克世家。1835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当过几年候补文官。1851年进入外交界,先后担任过驻俄公使和驻法大使。1862年出任普鲁士王国宰相兼外交大臣,上台后首次演说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故有“铁血宰相”之称。他发动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宰相,独揽大权。帮助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对内维护容克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镇压工人运动。对外运用结盟政策,同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为德国在非洲、大洋洲掠夺了一些未被“瓜分”的殖民地。新皇帝威廉二世继位后,1890年3月令他辞职。晚年写了回忆录《思考与回忆》。

民族自由党

德国大资产阶级的政党。1866年秋由进步党分裂出来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右翼分子组成,是德意志帝国议会强大的资产阶级议会党团。代表普鲁士大工业巨头和部分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在普鲁士领导下统一德意志。支持俾斯麦的政策,反对工人运动和一切社会变革。1884年发生分裂,其左翼——“脱离派”和进步党合并为自由思想者党;其右翼则在《海得尔堡纲领》中强调和德意志保守党合作,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一战期间党内产生严重分歧。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后瓦解

美国共和党

美国两大政党之一。1854年由辉格党人、北部民主党人和其他反奴隶制派别联合组成。早年代表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该党首次执政。内战后,随着美国向垄断过渡,其阶级利益与民主党渐趋一致,成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工具,二者轮流执政。美国共和党的党徽是大象。

美国民主党

美国两大政党之一。民主共和党分裂后,由安德鲁?杰克逊一派于1828年创立。早期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和北方中产阶级的利益,多次成为执政党。50

年代末发生分裂,一部分北方民主党人参加了主张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而南方民主党人则以维护奴隶制为已任。内战后,随着美国向垄断过渡,其阶级利益与共和党渐趋一致,成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工具,两党轮流执政。美国民主党的党徽是驴。

美国内战

即美国南北战争。独立后,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和南部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南北政治、经济对立日趋严重。1860年11月,北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林肯当选总统,激起了南部种植园奴隶主的不满,在1861年初发动了11州叛乱,并在南部建立了政府,向北方发动军事进攻。战争初期,南方军队由于准备充分,取得了一些军事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民主措施,通过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此后北方转入反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胜利。1865年4月3日攻占了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4月9日,南方投降,内战结束。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内战中美国政府颁布的解放黑奴的宣言。1862年9月22日林肯在内阁会议上首次宣读,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规定自该日起所有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均被视为自由人,可应召参加联邦军队。这一宣言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给奴隶制以巨大打击,使内战的局势向有利于北方的方向发展。局限是黑人只获得人身自由,而无政治和经济权利,未参加叛乱的蓄奴州的奴隶未获解放。

《宅地法》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2年5月20日林肯政府颁布的一项法令,规定任何未参加过南方叛乱的男子或妇女,凡为一家之主或年龄在21岁以上者,不论其为美国公民或已经请求入籍而尚未被批准的移民,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从国有土地中领取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就可成为土地的主人。还允许私人廉价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共土地。该法的颁布,加速西部土地的开发和人口的西移,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在鼓舞农民参加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战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自由主义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的一种政治思潮。以法国的贡斯当、英国的边沁和穆勒等为代表。自由主义的名词提出于19世纪初,把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民主”口号按照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以后的要求加以修改和补充。主张个人活动和发展的完全自由,提倡个人权利,实现毫无拘束的企业主的自由竞争,拥护有财产限制的选举权和两院制议会。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是“把历代的一切封建特权和政治垄断权合成一个金钱的大特权和大垄断权”。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自由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另外,自由主义还指革命组织中一种自由放任、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思想倾向。

民族主义

资产阶级对于民族问题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运动中,在现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和民族独立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它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以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为限。资产阶级巩固政权以后,就加深压迫和奴役本民族人民和其他民族,或者侵略其他国家,实行扩张主义。当资产阶级统治受到外国资本的压力或本民族人民的反抗时,资产阶级又往往出卖民族利益,以保存其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垄断资产阶级经常利用民族主义,实行对内压迫和对外侵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国际主义。但在革命斗争中,无产阶级政党支持进步的民族主义,反对反动的民族主义。

功利主义

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功利主义。作为伦理学说,通常指资产阶级功利论。这种学说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要求公众利益服从个人利益。首先提出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关系问题的是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如爱尔斯修就认为求乐避苦,乃人之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利益本无分歧。但不良的政治和教育制度造成等级的悬殊,使个人利益同公众利益发生矛盾。在“合理”的社会中,二者趋于一致,追求公众利益将成为普遍的道德准则。这一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反封建要求。19世纪时,英国边沁把爱尔维修的学说庸俗化,提出了所谓功利的原则。继边沁之后,约翰?穆勒首次提出“功利论”一词,标榜“最大多数的最大和较高的幸福”,宣称“宁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而不做满足的猪”,实质上是企图说服人们放弃改革现实的要求,以追求所谓“精神快乐”。马克思主义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它坚决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主张以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无产阶级功利主义。

实证主义

亦称实证论。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孔德(1798—1857)。实证论者标榜自身是“科学的哲学家”,只承认“实证的”(“确实的”)事实,实际上是只承认主观经验,认为人们不可能也不必要认识事物的本质,科学只是主观经验的描写,不反映任何客观规律。他们把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哲学叫做“形而上学”,横加攻击,提出了“取消形而上学”的口号。还把自己的学说说成是既反对唯物主义又反对唯心主义的第三条路线。实际上是以此为烟幕,来偷运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哲学流派,如经验批判主义、逻辑实证论等,都是实证论的变种。

德川幕府

也叫江户幕府。日本德川家康击败丰臣秀赖后在江户(今东京)建立的封建政权(1603—1867)。它对内抑制藩侯,集大权于幕府,残酷的封建压迫不断激起农民起义。为限制外来的影响,17世纪初禁信基督教,1639年实行锁国政策。18世纪国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衰落。19世纪中期,美、英、德、俄等国先后迫使幕府订约通商,获得在日特权,幕府统治动摇。此后 ,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不断发生,“尊王攘夷”运动迅速开展。1867年,第十四代将军德川庆喜在倒幕运动中被打败,被迫还政天皇,德川幕府和幕府制度终结。

日美亲善条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