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林地调查中的问题及林地的可持续经营探究
作者:姜思华
来源:《大观》2015年第12期
摘要:结合占用征用林地调查结果,总结出占用征用林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正确处理好耕地和林地的关系、突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位和尊重农民对征占用土(林)地的知情权三个方面管理和经营林地。
关键词:林地调查;问题;管理;可持续经营
土地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母,发展之基。林地是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是国家生态建设、地区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类建设项目增多,用地需求量较大。而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控制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严格控制各项工程建设征用占用耕地后,一些建设单位把目光瞄准了林地,林地和森林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林地保护管理的形势仍很严峻。因此,严格林地管理,具有更加现实、更加重大、更加迫切的意义。 一、林地调查中若干问题 (一)行政干预
一些领导不惜以牺牲林地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的发展以求得自身利益和政绩从而明知故犯。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以不正当的行政手段干扰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对征占用林地的监督管理,从客观上助长了乱占林地的行为。 (二)传统习惯和认识水平是产生争议的重要原因
在一些平原、丘陵地区,由于受土地的历史用途和母质身份(如耕地)、人们的传统习惯和认知水平差异等影响,人们对林地的认识和判断也存在较大争议。例如,有相当数量的人对林地概念认识不清,简单地认为林地就是“面积667hm2以上,有成片树木的土地”;而有些人却仍将其看作“耕地”或“园地”。有些基层人员还经常会为土地补偿金额大小所左右,以此来确定是“林地”还是“园地”,如当“园地”补偿金额大时就说是“园地”,当“林地”补偿金额大时就说是“林地”。所以人们的传统习惯、认知上的差异,或过分看重经济利益,也是造成争议的重要原因。
二、林地使用管理与可持续经营 (一)正确处理好耕地和林地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林地和耕地是属同一层次并列的两个地类。《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耕地和林地是属同一层次并列的两个地类,“园地”己不属于一种单独的土地类型;《森林法》第四条第(三)项规定,茶、桑、果树等林木组成的林分属于经济林,更明确了以往曾作为园地的地类现归属为林地。
2.林地与耕地同等重要。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各级政府要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但开发土地资源,不得擅自把林地开垦为耕地。近几年部分县市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指标日益增多,为保持耕地占补平衡,一些地方常常为保护耕地,“牺牲”林地,出现了较多的毁林造田地现象,导致山地千疮百孔,影响森林景观,造成水土流失。
3.建议把部分林地预留为耕地后备资源。为既不毁林,又能解决造地指标,笔者建议把部分林地预留为耕地后备资源。具体由土地管理部门提出规划,经县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论证并同意,分年度确定下达预备耕地计划。把山地坡度在25度以下,且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低产老化或废弃茶园、桑园、果园等,在土地规划图上划作耕地后备资源,顶替造地指标,权属所在镇(乡)村可同样享受土地管理部门的造地费,除遇特大自然灾害,粮食供给不能保证外,未经省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改变其现有林地现状。 (二)突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位
1.良好的森林植被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近期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上发出了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动员令。显然,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了当务之急。为此,各地要正确处理好采伐与封育、开发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