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项目激励管理办法

XX投资项目组工作补贴及激励管理机制

为保证xx投资、并购等项目的开展,提升项目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快速完成新项目研究、尽调、谈判、实施等工作。对项目人员的工作补贴及激励如下:

一、xx投资项目组工作补贴 1、人员配置简图

项目成员A 项目成员B 项目成员C 项目(投资)经理1名 2、补贴构成和内容

(1)话费补贴:根据工作内容、与相关部门沟通频次确定补贴额度,在具体项目中主要考虑是长途与漫游费用;

(2)误餐补贴:根据物价水平、就餐频次及工作特点增设的补贴;

(3)工作补贴,根据各岗位承担的不同责任、工作量、劳动时间(节假日及延长工作时间)、工作环境(高温)等设置的补贴。

(4)以上补贴每月根据出勤计发,此项目结束后,所有补贴取消。 (5)补贴标准如下:

补贴项目 岗位标准 项目经理 项目成员 话费补贴 100元/月 50元/月 误餐补贴 600元/月 300元/月 工作补贴 1000元/月 500元/月 合计 1700元/月 850元/月 注:此补贴和出差补贴、话费报销不再重复计算

二、xx投资项目组激励方案 (一)激励原则:

1、收入与岗位价值贡献匹配原则; 2、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效果结合的原则; (二)适用岗位:项目经理及项目成员

(三)适用期限:项目开始到协议签署或项目验收完成为止。

1

(四)激励资金来源:公司根据项目规模、重要程度,拿出专项激励基金,用于项目组人员激励。

1、投资规模大于300万元小于等于1000万元,专项激励基金5万元; 2、投资规模大于1000万元小于等于5000万元,专项激励基金10万元;

3、投资规模大于5000万元小于等于10000万元,专项激励基金20万元。 4、投资规模大于10000万元,专项激励基金50万元; (五)激励方式:

1、月度激励:在项目期间,按月进行评价,并发放奖励。团队月度奖励基金为项目专项激励基金的15%。

(1)团队奖金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 岗位人数 各岗奖金分配额 项目经理 1.0 项目各成员 0.5 a b 月度奖金总额/(1.0*a+0.5*b)*个人分配系数 (2)考核管理办法:项目实施期间,按月由公司项目总监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下辖各项目成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月评价结果作为实发奖励的依据(评价周期不足整月的,按当月实际天数比例发放)。

月均评价结果90分(含)以上,领取应发奖金的100%;

① 月均评价结果80分(含)以上,90分以下,领取应发奖金的85%; ② 月均评价结果70分(含)以上,80分以下,领取应发奖金的75%; ③ 月均评价结果60分(含)以上,70分以下,领取应发奖金的50%; ④ 月均评价结果60分以下,无奖励。

2、项目完成奖励:项目结束后,由公司审计部组织人员,根据“附件一”表格进行审计,审计结果作为专项基金计算的依据。项目完成奖励金额=专项激励基金*(1-15%*项目周期(月))

(1)奖励兑现前提,以下两个条件均需满足:

? 项目完成时间基本符合预期,未因项目周期太长给公司造成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 项目完成期间,公司未因该项目受到监管部门的警告或处罚。

(2)分配办法:由项目经理拟定分配方案,报公司项目总监审核,总裁审批后方可执行。

2

(3)分配原则如下:

任何个人项目完成奖金分配部分,不得超过项目完成奖金总额的35%;

依据员工在项目期间工作表现、在岗工作时限为主要分配依据。 项目经理参与项目完成奖金分配。 (六)约束条款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取消项目组人员项目期间全部的奖励,并追回已发放的奖励金额,保留调岗、辞退、开除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因未履行职责,投资项目存在财务漏洞、管控风险等给公司造成投资隐患的;

2、与标的方或第三方服务机构串通,弄虚作假,损害公司利益的; 3、因未履行职责,监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4、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且情节较为严重的。 (七)其他规定:

1、项目期间,未全程参加项目进度的人员,按照实际出勤比例计算项目奖金。 2、如中途因个人原因离岗、离职,不予发放项目奖励。

投资发展部项目组 2018-6-26 附件一:

权重 时间进度 30% 预算控制 20% (1)实际发生额在预算范(1)提前或延后5天(含)围内±5%(含)浮动,本项请公司相关部门总监组以内完成,本项不扣分; (2)提前或延后5天以上完计分办法 成,每提前或延后1天,增加或减少0.5%计分; (3)增加或减少的最高限为15%。 不扣分; 成专家顾问团就项目的(2)实际发生额在预算范各个环节进行验收,验收围差异±5%以上,每增加或结果(百分制)与本项权节约1%,减少或增加0.5%重相乘,作为本项最终得计分; 分。 (3)增加或减少的最高限为10% 备注

3

项目验收 5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