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辨析题精讲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专题练习 辨析题

1.(2010.云南大理)九年级(l)班以“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为主题展开了如下讨论:

甲同学说: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乙同学说:各民族亲如兄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没有必要。 请简要评析以上同学的观点。 2.(2010.贵州贵阳)请你评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实行了改革开放。 3.(2010.福建泉州)案例剖析启迪感悟

一天,八年级学生春风放学回家。途中,夏雨和秋云把他强行拉到僻静处,抢走他身上的50元钱,还狠狠地踢了他几脚,并威胁他不得告诉父母和老师。春风十分气愤,第二天找了几名同学把夏雨和秋云暴打了一顿。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对这一案例进行评析。 4.(2010.广东中山)背景材料:上自习课时,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同学的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丢的。 请你辨析小浩同学的上述言行。 5.(2010.四川宜宾)中学生小华和小西利用“五一”假期参观了上海世博会,他们对吉祥物海宝和世博会会徽颇感兴趣。 小华:“海宝”设计得好,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凸显中国文化特色,这也正好说明中国文化才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优秀的文化。 小西:“会徽”设计也很有特点,形似汉字 “世”,并与数字“2010”英文“EXPO”“SHANGHAICHINA”巧妙结合,相得益彰,不再具备某一国特点,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正由多元走向一体化。

请你对小华和小西所持的观点进行评析。

1

6.(2010.江苏扬州)材料一:2009年江苏省及沿海三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

材料二:2009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升格为“国家战略”。此时,同学之间有不同议论,甲同学认为:这一规划强调协作,充分说明发展离不开合作。乙同学认为:这一规划没有强调竞争,而竞争能够促进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请选择甲、乙同学中一方的观点,运用所学合作与竞争的知识进行评析。 7.(2010.内蒙古包头)道德模范朱邦月在朋友临终前作出承诺,照顾朋友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单腿残疾的朱邦月20年如一日,照顾得了绝症、生活不能自理的母子三人。

某班社会调查小组对九年级60名同学进行 “诚实守信”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其中哄骗过家长和老师的5人,考试作弊的6人,抄袭过作业的8人,不守承诺的6人,和家长发生过冲突的6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 8.(2010.浙江丽水)以下是某校九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生活中的两段经历。

请回答:

(1)运用公民权利、义务知识,简要评析小张同学的行为。

(2)结合小张的认识,说说他在认识自我过程中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2

9.(2010.浙江宁波)2010年4月26日是我国第十个知识产权宣传日。全国扫黄打非办、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了“绿书签行动2010”主题晚会,提出“加入绿书签,分享正版生活”的口号。

对于“绿书签”行动,同学甲与同学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二人的观点进行辨析。

10.(2010.云南楚雄)中学生小兰从小爱好写作,近期她的小说正式出版,并收到出版

社寄来的样书和稿酬,在稿酬支付单的“备注”一栏写着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88元(由出版社代缴),完税实得稿酬4 662元。小兰:“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凭什么扣我的税?“奶奶:哎!人家给你钱已经不容易了,你小孩子嘛!”思想品德课老师:“对的,缴完税后,才是你应得的稿酬。”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怎样看待奶奶、老师的观点?

(2)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评析小兰的观点。 11.(2010.湖北枣阳)【权利义务伴我人生】

在我国,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

务。 请回答:

(1)有人认为“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2)我们今年即将初中毕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你打算怎样履行义务? 12.(2010.四川乐山)刘某于2002年成立某工业制氧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前三

年,每年可盈利4万多元。刘某嫌赚钱太慢、太少。想快发财、发大财的欲望,使他同妻子李某(当地某医院负责人)相互勾结,从2005年开始,将工业氧气当做医药氧气出售给妻子李某所在医院。今年1月,某省食品药品监督厅在知情人举报下,会同当地公安局对其进行立案调查,证实刘某因此而多获利110多万元。今年3月,公安机关将刘某、李某抓获归案。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请回答:

(1)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刘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2)根据对(l)的回答,你认为应当怎样获得财富才是正确的?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