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彝族传统民居介绍

凉山州彝族传统民居介绍

一.彝族民居简介。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凉山彝族喜温凉,恶酷热,多居住在海拔1500——3000米的温凉地带。民间有俚语:“彝人住高山”。由于历史上部族社会结构和内争外患,形成凉山彝族传统住宅的“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三大特点。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是近代开始出现的。同时,凉山彝族村落多是三、五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历史上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域无集镇无街市。凉山彝族社会流行儿子结婚后独立门户,父母又与小儿子同住,所以凉山彝族住宅不尚深宅大院。传统住宅布局是以土墙、竹篱、柴篱园围成方形院落,院外四周植树,院门为木框木门,院内修建人字形顶一字形住房,屋门矮而宽,门两侧各留50厘米见方小窗,有的不设窗孔。

凉山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及地3.5米左右。建筑以木为主,采用原木为柱为梁为横杆,穿榫呈现“树”型屋架.表现出凉山彝族历史上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住宅四壁或土或木,屋顶上面盖长约六尺宽七、八寸的云杉木板.俗称“瓦板”,加横木压石固定。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通光透气。凉山彝族传统住宅又有“瓦板房”的别号。走进这类新房,杉木的清香仿佛引人进入原始森林的狩猪木屋。

凉山彝族住宅内分左中右三部分.入门正中为中堂,中堂靠右上方设火塘.用三块象鼻型雕花锅庄石架锅,塘火终年不熄,是彝族待客和家事活动的中心。火塘左边,用木板或竹篱隔成内屋,有中门相通.为女主人卧室并收藏贵重物品,入门右侧为畜圈。屋内上层空间设竹楼。竹楼左段储粮,中段堆放柴草,右段为客房或未婚子女居室。

凉山彝族民居也有不少变异建筑,主要表现在盖房材料,如瓦房、茅草房、压泥箭竹房、薄沙石板房。大户人家和不少村落还建有多层高碉土楼。现代凉山彝乡住宅变化最为显著.向砖木结构建筑发展,普通另设畜圈。一些富户开始修建砖混结构、花园庭院式的新房。古老的凉山彝族民居洞开了窗户,吹进了现代风。

二.瓦板房的地理背景

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因此在彝区,彝族的民间建筑多选择依山傍水、避风向阳、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牧耕和军事防御的环境。其居住村寨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高能望远并有水源,耕地以及水草牧场。一般高山区多为散居,平坝河谷地则以集居为主,这是彝寨典型的聚落特点。在高山地带,居落较为分散,半山、河谷地带则相对集中。聚居者,数户或数十户杂错相邻成自然村落。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是近代开始出现的。同时,凉山彝族村落多是三五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此外,凉山彝族喜温凉,恶酷热,多居住在海拔1500米至3000米的温凉地带。民间有俚语:“彝人住高山”。彝族人为了战争的守防安全和抗洪排涝的方便,往往是“聚族而居”、“据险而居”和“靠山而居”。

彝族建筑没有巍峨雄壮的殿宇、神庙、陵墓,表现其建筑工艺的是独具风貌的民居。彝家建筑民居十分精妙,可谓独树一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凡彝家工匠,修房前没有图纸,全凭经验及主人家的要求造屋。其二,房梁及各种穿枋、斗拱等装饰都在地面

组装完后,择吉日在一天之内整体上柱。其三,整个房屋构成全是穿枋、斗拱,不用一根铁钉,也不用一点粘胶。其四,装饰精美,屋檐大多数是吊牛角和墙壁隔板花纹,看上去十分美观。在屋檐下的垂柱和隔板上还雕刻有多种纹样图案,垂柱下端的牛蹄上刻有山和马牙形,蹄头上刻有河流纹样,蹄尖朝内,以示招财进宝;垂柱尾端饰有线团形、灯笼形、牛头和牛嘴形,以示祛邪。墙壁隔板,用镶条和装板榫镶而成,有的用镶条拼嵌成图案,有的将隔板镂空纹样成“米”字形或山川、日月星辰、羊角、鸡眼、篱笆、鱼刺、花瓣等纹样。彝族民居最富特点的是,一批工匠修建十家房屋、百家房屋,却找不到两间完全相同的房屋,就是同一间房屋,在各部位的装饰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

总的来说,彝族民居的装饰尚处于初始阶段,。传统民居外形简单朴素,接近对称形式,大门入口及屋檐是装饰重点。大门上常做各种拱形图案并带有门楣。门楣刻有日、月、鸟、兽等纹饰,屋檐下封檐板刻有粗糙的锯齿形和简单连续图案。屋脊中部及两端也有简单的起翘及起拱;山墙的悬鱼、屋檐的挑拱、垂花柱、屋内的梁枋、拱架也刻有牛、羊头及鸟兽花草等线脚装饰的浮雕。室内锅庄石上及石础、石门槛上雕刻怪兽神鸟、卷草花木等彝族传统图案,亦有在室内的木隔板上刻有对称均匀的连续四方火镰纹及圆形花饰,极富装饰效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