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必背40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必背40首古诗词赏析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叙事,“单车”是说随从少,轻车简从,仪节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于叙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蓬草”随风飞转,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归雁”喻诗人,是反衬,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境况迥然不同。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庭的孤寂、飘零之感。这两句在写法上借景抒情,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伤感和激愤抑郁之情。

“出”“入”描绘动态景物,与颈联“直”“圆”描绘静态景物相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意境深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①“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 表现出孤烟之高,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坚毅;“长”表现出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大,给人苍茫壮阔中又显现柔和温暖的感觉,这两句极富画面感,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营造出塞外苍茫、空旷的意境,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②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也表现出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心。“燕然”用典,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代指前线,暗示前方取得了胜利,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主旨】全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特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观沧海》(魏)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虚景描写,这四句诗意境阔大,气势豪迈,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界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所以沈德潜说:“有吞吐宇宙气象”。

“若”字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饮酒》(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前两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三四句运用设问的修辞,一问一答,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所谓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是无意中偶见。表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采菊而见山,闲适而随意,“境与意合”,人与山谐。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平静的美好结局。 (无我之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弃官归隐的情怀。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真意”是指自然情趣,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能够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在世俗中迷失自我。)这两句哲理性的总结给读者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

【艺术特点】情、景、理三者的浑然融合。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诗人写出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表达出诗人渴望归隐田园,悠闲自得的心境。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山的人和那只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陶诗富于理趣,这首就是一个代表。

《木兰辞》北朝民歌

《木兰辞》是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疏密有致,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郎英雄形象。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

【木兰形象】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主旨】这首北朝民歌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的不寻常经历,歌颂了她深明大

义、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功名利禄、热爱田园生活的优秀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也体现了劳动妇女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英雄主义理想,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来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由此演变而来的成语是:扑朔迷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感情: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哲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此诗是诗人在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时写的。

“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样的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向前望,望不见古代的贤君;向后看,看不到当今的英主。这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前”感怀历史,“后”对将来提出希望,悲怆之情递进,由古及今,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心怀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 一个“独”字,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艺术特点】这首诗风格是“沉郁悲壮”。通过作者登台所见所感,以苍茫广阔的北方原野为背景,来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来抒发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的深重感慨。使全诗染上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主旨】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而典型的社会意义。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写船上所见景色。“阔”字直抒胸意地表达了春潮把江岸变得渺远无际,造成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悬”字是高挂着的样子,和“正”对应,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了江风的和缓和行船的平稳,两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①含义哲理: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