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村文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乡村文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一方面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哈巴河县委、政府在研究和部署工作时,坚持把乡村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整体规划,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坚持围绕建设生态家园,打造幸福乡村中心,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农牧民群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祖国最西北边陲,XX南麓,西、北分别与XX、XX两国接壤,边境线长282.6公里。全县总面积8185平方公里,辖4乡3镇96个行政村和兵团十师185团,总人口8.82万人,有哈萨克、汉、回、蒙古、维吾尔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69.6%。近年来,XX县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工作大局,以奠定精神文明创建的物质基础、巩固农牧民群众的思想基础为根本,突出民生建设、文化建设两个关键点,依靠党的惠民政策和政府民生投入,全面推进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自治区文明村9个,地区级文明村13个。 二、乡村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改善生活质量,打造幸福乡村

1、发展现代农牧业,提升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公司+协会+专业户的方式,带动农牧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同时,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一方面突出特色种植,满足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绿色有机农业,确保农牧民种得下去、卖得出去、富得起来。20XX年,完成冬小麦种植1000亩,杂粮、薯类等7000亩,油葵、打瓜、食葵等经济作物力争由20XX年的35万亩压减到25万亩,新增中草药种植面积3000亩,完成水产品总产量800吨,增殖放流各类土著鱼类苗种类30余尾。改造提升原有大田蔬菜6500亩,并新建100亩。完成5个地区级庭院经济示范户,10个县级庭院经济示范户、完成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打造区域公用品牌2—3个。

2、建设宜居环境,为农牧民群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近年来,哈巴河县累计投入43.07亿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连续7年获得地区新农村建设评比第一名,乡村居民富裕起来,乡村风貌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全县96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无电地区配网、通电建设,55个村已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农村通油624公里,努力使农牧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3、建设生态家园,着力提升农牧民生活质量。从20XX年以来,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农田防护林和村庄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开展15-55岁农牧民每人每年种10棵树活动,村庄绿化率达100%。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为哈巴河县赢得了更高的生态

美誉,在继荣获国家园林县城之后,哈巴河县被列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成为全疆5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县之一。

(二)繁荣基层文化,打造欢乐乡村

1、实施文化惠民,满足农牧民群众精神需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乡均建有文化站,建成村级文化室90个、农牧民健身广场89个、农家书屋89个。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选派县艺术团专业演员包村挂社区,不仅保证了每个村都有一支业余文艺演出队,而且发展了一批民间文艺团体,像阿克齐镇坎门尔村“恩特马克”民乐队、阿克齐镇桦林乐队等,已成为哈巴河县乡村文化的品牌和农村文明力量传播的有效载体,我县已连续八年被评为自治区乡村百日文体活动先进县。

2、丰富活动载体,让农牧民群众唱主角。在全县相继组织实施以“欢乐家园幸福生活”为主题的乡村文化活动,并结合农牧民生产生活特点,为他们量身打造了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农牧民运动会、农牧民文艺汇演、文化走亲、道德讲堂系列活动、体育竞赛活动、读书活动、“我们的节日”活动、电影巡回播放活动等,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活跃了群众生活。 (三)开展特色创建,打造文明乡村

1、规范流程,让群众成为制定“村规民约”的主角。下发了《关于制订“村规民约”的通知》,规范了村规民约的流程。按照“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实用、可操作和便于执行”的原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