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远”号巡洋舰
与“致远”号一同回国的“来远”号巡洋舰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3344771_2.jpg\this.width=screen.width*0.7;\
装甲巡洋舰(steel armoured cruisers) 1885年9月18日由驻德公使许景澄与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签订合同定造,造价共计1739761两银。二舰为同级姊妹舰, 原本将是“济远”级军舰的后续舰,后经许景澄力争,始改为订造装甲巡洋舰。2舰由伏尔铿公司总工程师鲁道夫·哈克(Rudolph Haack)设计,其中“经远”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来远”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9月12日2舰 到达英国与“致远”、“靖远”、“左一”等回合后一起回国,12月10日到达厦门加入北洋水师。该型舰是德国造舰史上设计制造装甲巡洋舰的开始。 舰船资料:“经远”、“来远”属同级舰,长82.4米、宽11.99米、吃水5.11米、排水量2900吨、动力采用2座 卧式3胀往复式蒸气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每座重38吨),双轴推进,功率4400马力、航速16节(另有5000马力、航速15节的记载。“来远”为15.3/4节)、
载煤量320-350吨,水线带装甲厚9.5-5.1寸,装甲甲板厚3寸(倾斜处)/1.5寸(平坦处),炮座装甲厚8寸,炮盾厚1.5寸,司令塔装甲厚6寸,全舰编制202-270人, 按《北洋海军章程》规定,该级舰管带为副将衔。
主要武器:双联克虏伯210mm前主炮1座(35倍口径)、1880年式克虏伯150mm炮2门(35倍口径)、75mm克虏伯舢板炮2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40mm哈乞开斯炮1门、37mm5管哈乞开斯炮5门、14吋鱼雷发射管4具(3具可转动,另外1具为固定式水下鱼雷发射管,位于舰艏撞角下方)。 (武备为甲午黄海大东沟海战时的情况) 军官:
“经远”管带林永升北洋海军左翼右营副将(以花翎补用游击升署),马尾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并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黄海海战中阵亡。
“经远”帮带大副陈荣,广东番禺人,马尾船政学堂毕业。
“经远”帮带大副陈策,船生出身。
“经远”驾驶二副陈京莹,福建闽县人,天津水师学堂毕业 ,黄海海战中阵亡。
“经远”鱼雷大副李联芬。
“经远”枪炮二副韩锦,天津水师学堂毕业。
“经远”枪炮三副张步瀛。
“经远”枪炮三副李在汉。
“经远”总管轮孙姜。
“经远”大管轮卢文金。
“经远”二管轮陈应虞,机匠出身。
“经远”二管轮刘昭亮,马尾船政学堂毕业。
“经远”三管轮高来,机匠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