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的人对电子货币有着不一样的定义,普遍认为电子货币是以电子形式储存传统货币于消费者持有之电子设备中,并以现行货币单位计量之货币价值,作为储值或预付工具。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当实施货币政策时,必然要按照流动性的高低对货币惊醒层次的划分。电子货币必然会干扰传统的宏观货币需求和供给,一国央行需要将电子货币纳入货币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1、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1.1电子货币对利率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大规模普及会增加货币的供给,从而给利率水平造成下降的压力,利率的形成机制更加复杂。首先,货币电子化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的电子化水平。中央银行甚至公众都将能更容易得到各种利率资料,从而增强了利率的可测性。其次。电子货币的普及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的效率,缩短了中央银行政策传导的时间.市场参与者会对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等干预政策更敏感.从而增加了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再次,电子货币将使利率等价格信号性指标更有效率。质量更高,从而增强了利率的相关性。
由于利率是市场运行的结果.电子货币的大幅使用将增强市场的效率和竞争水平,提高了利率作为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可以肯定在金融创新与电子化、金融放松管制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下.利率等价格信号性指标变得越来越重要。
1.2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的影响 根据流动性的不同.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如下: Mo=流通中现金: MI=MO+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电子货币的出现逐渐模糊了各种形式货币之间的界限。由于电子货币是以虚拟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用户可以随时通过自己的指令来改变现金与储蓄、话期与定期之间的转换。这就使得不同形式货币之间的流动性差别逐渐缩小。可以预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货币系统将同时满足MO、Ml、M2等层次的货币定义,划分货币层次将变得困难重重甚至不可能,从而使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显得无的放矢。难以控制。当电子货币数量不大,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小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层次的定义。仍可据此确定货币政策措施。但当电子货币普及时,划分货币供应层次就会失去意义。由于电子货币的套现成本极低。人们会增加生息资产的持有量,当需要交易性货币时再迅速套现。不同金融工具问的迅速可转换性使得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指标失去了意义,无法用它来衡量货币供应量实际变化,从而无法准确分析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1.3电子货币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机会成本、负债结构及经营策略。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由于电子货币使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相互转化变得轻而易举且成本低,这不仅增强了商业银行持有的
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增强了商业银行调节资金头寸的能力。商业银行可随时通过各种渠道方便快捷地获取资金来源来满足流动性的不足。这样,在资金来源有可靠保证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就没有必要通过保留大量超额准备金来应对流动性的不足。
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首先,从可测性方面来看。电子货币造成存款准备实际缴存率的下降,商业银行为回避准备金的束缚,增发电子货币,这样导致中央银行无法测定准备金的实际规模,给分析和判断带来困难。其次,从可控性方面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主要是吸收存款、自有资金、金融市场上筹措和从中央银行借入4种,在电子货币大规模流通后,商业银行自有资金变动相对不大,从中央银行借款变少,虽也能为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但是中央银行以往依靠基础货币的投放来控制商业银行从金融市场上的筹措规模的方法将会逐渐失灵。电子货币为商业银行拓宽了筹资路径,而且削弱了基础货币的控制作用。另外,电子货币减少了超额准备金规模,中央银行利用政策工具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能力被削弱了。再次,从相关性方面看,电子货币造成存款准备金实际缴存率的下降,使得存款准备金并不能准确反应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准备金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减弱。
1.4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通货+法定存款储备+超额准备
首先,电子货币的使用必然使流通中的通货数量减少。央行产生以来,通货的发行是由央行垄断的,而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