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常又称为成本习性。 2、因素预测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

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等。 3、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

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4、零基预算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

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5、责任中心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它包括经营预算(如开发预算、销售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和财务预算(如投资预算、资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及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与战略管理: 全面预算能够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它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 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将有助于公司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部门及员工对公司战略的理解。

全面预算也为公司的全体员工设立了一定的行为标准,明确了工作努力的方向,促使其行为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及预算的要求。

通过编制公司全面预算,使公司管理层必须认真考虑完成经营目标所需的方法与途径,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准备。

2、预算与绩效考核: 全面预算是公司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是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通过预算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使公司对其部门和员工的考核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预算与资源分配: 全面预算体系中有一部分数据可以直接衡量下一年度企业财务、实物与人力资源的规模,可以用来作为调度与分配资源的重要依据之一。 全面预算可以促进公司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预算与风险控制: 全面预算是公司管理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有效工具,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体系中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一年度的预计经营情况,根据所反映出的预算结果,预测其中的风险点所在,并预先采取某些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5、预算与收入提升及成本节约:

通过全面预算可以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有效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全面预算体系中包括有关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部分,通过对于这些因素的预测,并配合以管理报告与绩效奖惩措施,可以对下一年度的实际经营水平进行日常监控与决策。当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水平偏离预算时,企业决策者就可以根据管理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加以改进。而且考虑到收入与成本费用间的配比关系,全面预算体系可以为收入水平增长情况下的成本节约提供较为精确的估计。

2、简述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

答:责任会计的内容体系:合理划分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与法律上的独立地位没有必然联系,责任中心的划分是根 据企业实际经营和管理控制的需要。 编制责任预算 合理的内部转让价格 建立健全严密的记录报告系统 分析和评价实际工作业绩 建立公正、权威的内部协调机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