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两邻角互补。 ③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④平行四边形是空间图形。

3、平行四边形的判断方法:

①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可以看作是矩形。)

6、梯形: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①上底、下底: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 ②腰:不平行的两边叫腰;

③高: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7、梯形中常见的一些判定:

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②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④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⑥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底加下底和的一半,且平行于上底和下底。

8、特殊梯形的一些性质: ①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②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④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

⑤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二分之一 ⑥直角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

⑦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可用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计算。

9、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二)本单元难点: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正 确 理 解“同 一 平面”、“相交”、“互相 平行”、“互相 垂直”等 概 念,发 展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常见问题及复习提要:

例1、借助画直线的活动,用两幅有关联的小组合作的情景(如图),让学生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又有不同的情况,有成直角的和不成直角的。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的变化,特别是中间的男同学画的两条直线在第一幅图里没有相交,而把它们再画长一些以后,却相交了。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因为平行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其特点是永不相交。

例2、主要教学画垂线的方法。画垂线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另一种是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教材只具体给出了前一种情况的画法,用连续的三幅图表明画的步骤,没有出示文字说明。后一种情况只是提出了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把直线外一点A和直 线上任一点连起来,经过实际测量得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是垂线段的重要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最后引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高做准备。 例3、主要教学画平行线的方法。

教材直接用一幅图说明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没有出示文字说明。接着要求学生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然后通过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并量出长度,让学生初步体会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最后教学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这是画垂线和平行线的综合应用。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知识要点:

A、口算除法 : 1、口算:

A、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比如60÷30=(2)就可以想(2)×30=60

B、还可以根据表内除法计算。比如60÷30就是指6里面有几个30,这也是除法的真正含义。看作6个十÷3个十=2。

2、估算:把式中不是整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再进行口算。如478÷81 可以将478看成480,将81看成80,因为480÷80=6,所以478÷81≈6 B、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 两 )位 数,如 果 它 比 除 数 小,再 试 除 前( 三 )位 数 。

(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记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商1用0占,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后验算不能少。

2、商的变化规律:

(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也乘或除以几。

(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 (3)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除法中的数量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4、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