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改革数学教学

②改变旧书现有结构:“繁、难、窄、旧”

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已探索的学习

④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建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进步。

⑤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⑵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① 关于知识技能的目标;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的目标

发展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的目标要靠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能力和情感态度个性品质目标的实现。

② 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三要素:要有现实意义(与现实联系);要有趣;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 ③ 学习方式的改变

倡导自主的学习,合作交流(学生与老师)实践创新 ④ 教学方式的改变(对象:老师)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 师: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生:学习成为付予个性的过程 ⑤ 教育的民主化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课堂教学的民主性 ⑥ 教育的公平性

教学内容的公平性,教学过程中的公平性(关注学生的参与) 三、课堂教学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⑴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本质因素

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的实施;情感体现;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形成:

横坐标:构成性要素:主体作用;情感体现;教师行为;教材处理 纵向坐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组织;教法的应用;教学效果及评价 ⑵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什么是课堂教学?

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指向多元目标的学生主动地、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 四个要素:

①课堂教学是学生的活动----学生的主体性 ②教师的作用定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③教学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的追求目标) ④情感

⒈为什么课堂教学是学生的活动?为什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人学习的三种水平:懂、会、悟 懂得教书-----会教书------悟

仅仅要懂---不需要学生的主体性;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想得太少,老师讲得太多)我们是把悟降格为会,把思维降格为技能。

我们应这样想: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学好了没有?不想我怎么教?教什么?教好

了没有?教完了没有?

⒉教师的作用定位(组织引导作用)

集中反映在是否能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好教案的几个要素:

① 知识教学上注意知识的结构(知识的内在联系) 易记的知识是有序的,分类的。

② 设计一个好的过程(起点:学生已有知识 终点: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是用一串问题来设计(利用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许多老师的课堂提问起什么作用呢?“说老师想说又不说的话”。

好问题:学生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 例: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

问:先学什么方法?为什么先学加法?(渗透从易到难的思想方法) 问:(+2)+(-4)等于多少?足球实例(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掌握新知识)

问:观察这些式子,谁能告诉我有理数学怎么加?(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来归纳一般规律)

问: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与小学学的一样吗?

③ 要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学这堂课可能发生的困难,以及引起的原因。如何找原因?问问学生,搞调查。

④ 备情感(问题要有更多的引导性,思考性) ⒊目标的多元化的问题

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人格的问题:后进生不仅仅缺的是知识,更重要缺乏责任心,对一切事缺乏责任心,做能做的事,对所作的事要负责。

⒋情感的问题

①学生是不是有学习的积极性;愿意去学 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成功的体验

“我要把我对学生的爱转化为学生对我的爱;我要把学生对我的爱转化为学生对我所教的学科的爱”

四、关于新大纲内容介绍和学习体会

1、 前言

⑴数学研究的对象

⑵数学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重要基础学科。数学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文化力量。

⑶高中数学课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数学课是高中阶段一门主要课程。高中数学课的重要性:基础、工具、育人。

2、 教学目的

⑴制定依据 教育方针。课程计划制定的培养目标。 ⑵教学目的是教学大纲的核心

⑶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三层含义和九个要点。 第一层 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第二层 培养五种: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相互关系。

第三层 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要求、个性品质的具体阐述。 3、 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⑴教学内容的确定的原则 有用、基本、能接受。即精减、淡化、增加、渗透。 ⑵体系安排的四个注意 系统编排,横向配合,符合认知,纵向衔接。 ⑶高中数字设综合数学课

⑷必修课与选修课 意义。总量。 ⑸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新教材将按《新大纲》的要求编入以下课题,当然教学时也可以由师生自拟课题。要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已提出问题。

课题: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以上必修);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以上选修)。

教学目标是:(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怎样开好研究性学习课? Ⅰ、首先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

①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得到发展,而且是使学生得到的是可持续发展(发展性) ②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性(主体性)

Ⅱ、教师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社会生活现象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社会现象,观察生活,从而从中找到可以供学生研究的问题,成为研究专题,在研究专题中要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

例:复印店的广告:“本店可以复印A页的复印纸”A页复印纸是多大的纸? 例:产品有效率60%、70%数据如何得来? 例:“我的写作风格与矛盾先生的写作风格一致”

常用词、常用标点-----曲线图-----分析曲线图-----结论

例:调查南市多少人横闯马路,翻隔离带,为什么翻隔离带,横穿马路? 例:城市的光污染

作用:不在于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参与活动,增加体验 Ⅲ、应勇于实践(只有作了才能有进步) 研究性课程如何备课,如何写教案?

①课题名称(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②主题(是子课题)③科目(高中数学)④年级(高一年段)⑤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⑥时间(2001/8/24)⑦地点(学校)

⑧材料⑨教学步骤⑩参考资料⑾教学评价⑿课题的变例(可用在买房子上、买车上)

教法:5分钟(设问,提问)--------分材料--------学生分组(随机的,匀称的)(由他们自选组长) 4、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⑴关于教学目标的四个能级: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⑵必修课 高一、高二开设。《课程计划》规定课时280课时,其中,《新大纲》安排课时242课时,研究性课题安排课时12课时,机动课时26课时。

必修课内容12部分,其中第9部分分9(A)、(B)供选择。12部分内容是:集合、简易逻辑;函数;不等式;平面向量;三角函数;数列;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研究性课题。

⑶选修课 高三开设 学生自主选择。 选修课分选修Ⅰ和选修Ⅱ两种水平。

选修Ⅰ《课程计划》安排课时2×38=76课时,其中,《新大纲》排课时32课时,研究性学习安排课时3课时,机动课时17课时,复习考试时间2×12=24课时。选修Ⅰ供文科学生选择,教学内容有2个部分;统计;极限与导数。

选修Ⅱ《课程计划》安排课时4×38=152课时,其中,《新大纲》排课时82课时,研究性学习安排课时6课时,机动课时16课时,复习考试时间4×12=48课时。选修Ⅱ供理科学生选择,教学内容有5个部分;概率与统计;极限;导数与微分;积分;复数。

5、 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总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 变化:

有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的一律用字母如kg、T时间,t时间,τ吨 2000元/人 字母用正体不用斜体 例如:л 国家规定:0是自然数 不提查表(除正态分布表外) tg---tan;ctg---cot; ⑵应该注意的七个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正确组织练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6、 教学测试和评估

⑴教学测试和评估的依据和原则 ⑵教学测试和评估的目的 ⑶教学测试和评估的重点 ⑷教学测试和评估的方式

⑸教学测试和评估的结果的报告形式 四、《新大纲》的特点

1、 精选内容

2、 更新部分知识、讲法和教学手段 3、 增加灵活性 4、 重视数学应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