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解析

按照东西两个方位,八宫竖排中每紧挨的两排靠东边一排上的八个卦无论是哪一卦,与紧挨排靠西一排上的八个卦无论是哪一个卦发生关系时,依东主西仆的原则,东排上的卦为主人卦,西排上的卦为仆人卦。主仆关系是指,主人可以号令仆人,仆人不可能号令主人;仆人可以服从主人,主人不可以服从仆人;主人可以施予仆人,仆人不可能施予主人;仆人可以有求于主人,主人不可能有求于仆人。即便是在帝王线上的人,遇到命卦在坎宫竖排上的人,也须屈尊降贵,听其号令,求其所赐。即便在坎宫竖排偏财线上很有财势的人,遇艮宫竖排上的人,须听其为自己打出个形象,若为艮宫竖排上的美女,则为英雄为美人折腰;英雄难过美人关……

[相隔关系]

在八官竖排中,被一排相隔,紧挨该排两边的两排为隔排。相隔两排上的八个卦,无论这一排上的哪一卦与相隔排上的哪一卦发生关系,都称为相隔关系。相隔关系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内部,家庭内部与同一单位内部,相隔为真隔。其隔为乾宫竖排着,如同不共戴天。其隔为兑宫排着,隔海相望。其隔为离宫竖排者如隔岸观火。其隔震宫竖排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其隔巽宫竖排者如臣有忠奸。其隔坎宫、艮宫,如隔山隔水。其隔坤宫竖排者,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二是指外部,指在社会上的合作与做事业,往往用远交近攻原则,相隔者为了两者之间的共同利益而合作,而如同兄弟,如同家人。若到了真的做兄弟,做家人之时,终久又是相隔为真隔。

[一般关系]

在八官竖排中除同行关系、主仆关系、相隔关系外,相互之间相隔着比较远的一些竖排上的卦与卦发生联系时称作一般关系。一般关系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做事业合作也可以,不合作也可以,它就属于一般关系,无任何的过近过远的特殊关系。合作,也

只能属于一般的合作;隔阂,也只是属于一般的隔阂,这就是原则。

阴阳论(上)

阴阳概念是易经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任何研究易经的人,初学者或者学有所成者,都要或轻或重、或浮浅或深入的接触这个概念。初学者在初学之时,首先要碰到什么是阴阳,对阴阳的理解以及有什么作用;学有所成者,更要对阴阳概念负责,要对阴阳概念作出自己的知性解释,否则的话,就不足以谈易经,不配称为学有所成。

对阴阳最简单、直接的解释,是告诉你世界上任何物质自身,物质与物质之间,都分有阴阳。比如太阳与月亮,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一切刚性的物体为阳,一切柔性的物体为阴;一切积极的、向上的、温暖性质的物体为阳,一切消极的、向下的、冰冷性质的物体为阴;一切有形的为阳,无形的为阴;一切外部为阳,内部为阴;在同一物体内部,比如人体中,头部为阳,脚部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心脏为阳,肾脏为阴等等。

以上对于阴阳的解释,学者省劲,不需要费多少口舌,只需要指给你看就可以了。听者也只有认可的份。

再深入一步,接触阴与阳的关系。阴阳不交。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很好解释,很好举例子。比如男女不交合,则不能延续生命。比如只有阳光的阳性作用,没有雨水的阴性作用,庄稼会旱死;只有雨水的阴性作用,没有阳光的阳性作用,庄稼会涝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往往是从同一物体内部又可以分出阴阳来给以解释的,如男性为阳,这一阳性生命体中,又有肾脏、血液等阴性机体。女性为阴,这一阴性生命体中,又有头部、心脏等阳性机

体。阴阳平衡。阴盛阳衰。阳盛阴衰。是区分物体与物体之间、同一物体内部,阴性与阳性所占比重,所占强弱之势。阴阳平衡。这个概念,是人的一个观念,是人的认识形成、知识积累所得。

研究易经的人,还会告诉你,在易经中,除了文字语言系统,还有一个符号系统。还会告诉你易经的这个符号系统,是由于易经八卦产生太早,没有文字语言,先有了易经八卦。没有文字语言,古人只好用一些符号来表示,这就形成了易经的符号系统。还可以进一步指给人们,在易经的符号系统中,连着的中间没有断开的道道,表示阳,称做阳爻;中间断开的道道表示阴,称做阴爻。

研究易经,是要接触“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的。

用上面诸多对阴阳的解释,对阴阳概念的解释,应该说是清晰的,不存在含混。当我们接触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时候,这就成了问题。阴阳之道。道的问题。什么是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样问题会清晰一些。我们上面解释阴阳,都是从“器”的方面给阴阳以解释的。是形而下。道的问题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哲学。老子说了,道这个问题,可以解释,又有解释的难度。甚至“道”这个命名,也是很勉强。因此老子的《道德经》,也是形而上一下,形而下一下;一脚踢在门里,一脚踢在门外。

研究易经研究不到易理上,研究不到哲学上,研究不到形而上上,算不得大师的,接近不了圣贤的。于是历史上有几个不死心的,弄啊弄的,搞出了“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这么个程式。这里的“极”,也就是极、端的意思,边际的意思。“无极”,也就是指出个混乱、无秩序、无规律的一种状态。“太极”也就是有边际,有大边际,根本边际的意思。“两仪”有如两翼,分阴分阳。把“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程式,放社会意义上理解理解,会清晰得很。

人类社会历史上的战争与动乱时期,我们可以称为无秩序时期,可以称为社会上的无极时期,可以称为社会学意义、社会学领域中的“无极”。当社会有了一定的秩序,大的秩序,根本秩序,我们称为“太极”。战争与动乱中,得“太极”者得民心。得“太极”者得太平。这一点,学习易经者,尤其应该重视。这也是中国社会历史上精通帝王之术、精通太极之学、所谓得道者,在战争与动乱时期特别应起的作用,特别应该懂得的社会太极学,特别应该懂得的怎样于无极中求太极,怎样于社会无极中求得社会太极。惟有此,为民心所向。此为治乱之道。

治乱之道即为阴阳之道。无极与太极,关系上,不是“生”的关系。不是单一的“生”的关系,不是必然的生成关系。无极之后,可以有太极,太极之后也可以有无极。自然之道如此。社会之道如此。天人感应。天人相应。自然之道如此而有相应的社会之道。有如此的社会之道也不会没有如此的自然之道。战乱之后,可以有太平,太平之后,也可以有战乱。太极而后有两仪。太极之中有两仪。分阴分阳,分轻分重,分善分恶,分刚分柔。太极即两仪。两仪即太极。太极与两仪的关系,不是“生”的关系。不是单一的“生成”关系。

孔子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求社会太极。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妻。伏羲,创造易经八卦者。女娲,施行易经八卦者。伏羲,测得阴阳之道者。女娲,施行阴阳之道者。伏羲、女娲,首订婚姻之礼,首开社会阴阳两仪大秩序。社会有无极有太极,人生有无极有太极。人生中的乱与有序,乱,为无极。有序,为太极。

阴阳论(下)

研究易经,要很重视孔子。要很重视孔子《易传》阐发的易的作用,以及有关易的创生的内容。孔子在《礼记》中谈到一句,他

达到了商代的易经《坤乾》,应该为归藏易。是说孔子对易经的知识,来自归藏易。不是周易。不完全是周易。从文王、周公为《易》作的卦辞、爻辞来看,二公知道洛书之图,不知道伏羲八卦之图。如坤卦讲利东南不利西北,讲洛书方位,不讲伏羲方位。这样我们读《易传》,就应该有所区分,区分哪些句子讲了周易,哪些句子讲归藏易。

易有三才,有天道也,有地道也,有人道也。易经中,易的概念中,是不讲“三”的。易讲阴阳。有一阴必有一阳。有一阳必有一阴。易的规律,是偶的规律,双的规律,双数的规律。有偶无奇规律。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不这么讲。易经不从一开始。易经从太极两仪开始,易经讲二。易经讲二、四、八。《易传》中有些话显得不是孔子的话。如果是,孔子说错了。

易无三才。易无人。如果讲天道为阳,则有一个为阴的地道也就可以了。人道从何而来?与人道对应的是什么?人道为阳还是阴?如果为阳,什么是阴?如果为阴,什么是阳?阴阳不离、阴阳对应,是为道,是为易道。易有三才,而乱阴阳之理。何况,天地相对,天地这一对阴阳概念,并非阴阳概念中的元概念。阴与阳,才是阴阳概念中的元概念。其他如天地、上下、卑高、刚柔、男女等等,都只是阴阳元概念中分别所指。易经中的阴阳概念本身,指的是什么呢?

太阳为阳。月球为阴。民间俗语,太阳也叫老阳,月亮也叫老阴。以老阳称太阳,以老阴称月亮,由来已久。应与易经八卦中的老阳、老阴之称,为一个意思,也一同由远古叫到了如今。并且应该是先有对太阳、月亮的这种称谓,后有伏羲取阴阳之义。

阴阳为概念。阴阳为能量。阴阳为作用。此三者,为易经中的道。阴阳能量,是指太阳的光的能量与月球的光的能量。易无三才。易有三才。我们以日、月为阴阳。以地球为阴阳作用的对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