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有些[几种主要科学教育理论及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

现代教育理论有些[几种主要科学教育理论及对我国科学教

育的启示]

科学教育承载着人类未来的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能为人类改变自然、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国内外科学教育蓬勃发展,科学教育的理论主要建立在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以及人文主义的建构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的基础上。建构主义科学教育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对科学教育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几种主要的科学教育理论进行梳理并对其影响我国科学教育的利弊进行浅析。以期能进一步剖析科学教育在开展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一、实用主义的反思思维科学观

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是科学教育的思想基础。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科学探究的本质及阶段。他认为探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省思维,即“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而支持这种信念或知识可能得出的进一步结构,便是这种思考的依据”。这种思维在过程中实际上经历了一种从怀疑或混淆

的状态(前反省状态)进入到一种以满意和对先前让自己感到怀疑和困惑的环境的控制为特征的情境(后反省状态)。

受实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杜威不重视书本知识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它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直接与社会、自然接触,不能获得真实问题情境与体验。因而他主张教师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思维。杜威认为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程序:“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而杜威提的几个程序在真是课堂情境中是很难做到的,比如“真实的经验情境”。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能创设情境,但是创设的情境毕竟是想象的、虚拟的,只有当学生真正走进科学实验室,走入博物馆、科技馆才能学到真正的科学实验,体会到真正的科技进步。

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开辟了科学教育与实践的新领域,引起人们对学生的主体性的极大关注以及主动探究的深刻反

思。因此,蔡尔兹(J.L.Childs)认为把“实验的探究法”引入教育领域是杜威在教育上的一大功绩。而且从他对探究的论述来看,他对探究本质的揭示是相当深刻的,他所提出的探究教学程序也对后来的探究教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有学者给予很高的评价:“尽管白他(杜威)以后,各类作者用问题解决、归纳法、批判性或反省性思维、科学方法或概念学习来指称探究,但从很多研究及学校教育计划来看,探究这一过程的基本要素均不出杜威当年的论述。”

但是他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实用主义普遍具有的工具主义立场,模糊或抹杀了真理的界限;其内在固有的相对主义立场,也给认识论研究造成了诸多困难。近年来中外已经逐渐摈弃杜威的实用主义在科学教育上的指导。杜威强调观念、思想、理论等既不是先验论者所说的先天的理性原则,也不是反映论者所说的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更不是永恒真理,而只不过是一些假设。确切地说,它们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实际目的而设计的工具。要检验它们是否恰当,是否有价值,那就要看它们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能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杜威认为,一切知识都具有工具性。工具、手段与目的、效果是同等重要的。这与我们当今强调科学教育的人文性形成强烈的冲突。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科学观

布鲁纳深受皮亚杰、乔姆斯基和莱维?斯特劳斯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美国20世纪后半叶“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课程改革有重大的影响。布鲁纳认为教育应该努力使学生明白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不是那些学科结论。他在《教育过程》中写道:“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转换、组合、领悟等而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发现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人思维探究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无论在哪里,在知识的尖端也好,在三年级的教室里也好,智力的活动都一样。一位科学家在他的书桌上或实验室里所做的,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读一首诗时所做的,正像从事类似活动而想要获得理解的任何其他人所做的一样,都是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而不在性质”。小学生和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在程度上表现为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探究过程的复杂程度的差异:在性质上则表现出基本研究方法、过程的一致。

布鲁纳所说的发现并不限于发现人类尚未发现的事物,而指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去发现教材结构、结论和规律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探索求知,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学习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探究性学

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为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课程结构,就是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的态度。这样看来,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强调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概念的认知学习,更注重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态度的培养。获得学科的基本观念通过发现学习来实现。

所谓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的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由学生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现,强调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知识的融会。

但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不能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中有很多定理、命题、原理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解释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单纯靠学生自己去发现,有可能浪费了时间而学生还未能真正理解某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教育包括科学原理、科学技能和科学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在科学技能方面可以得到较好的运用,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才能灵活运用,因材施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