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课题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课题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阶段总结 小学生自主管理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自20XX年9月至今,我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边学习边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激发学生动机,调动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的主观因素,是进行自主管理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讲,自主管理动机制约着自主管理的方向、态度,影响着自主管理的方法和成果。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抓好外部诱因,引发自主管理动机。

第 1 页 共 10 页

在晨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等手段,把自主管理渗透到各科教学、班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多层次、全方位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自主管理的客观环境中,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

2、创设民主氛围,巩固自主管理动机。

魏书生曾说: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政治,参与决策,参与比较复杂的工

作。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还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班组长轮值制等,增强学生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强化。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班级管理。

1、设立“班级琐事分工制”,确保事事有人做。 班委会受学生能力和人数的限制,不可能人人参与。同时班级管理中还有其它事务,可开展“班级琐事分工制”以增加岗位,如设置:门长、

第 2 页 共 10 页

桌长、灯长、水长、窗长等,以及图书管理员、卫生工具整理员、纪律检查员、标志佩戴检查员等。这样,班内初步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格局,层层落实职责,赋予相关权限,互不交叉,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2、落实值日班长检查制。

由班委成员负责班级事务检查,形成“每日制度化”管理(出勤、卫生、晨会、两操等)。重点对教室内环境加强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责任心不强或忘记值日的同学进行适当的“惩罚”,并对造成在班级考核中失分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

这些做法丰富了班级管理的角色,带来了积极效应,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二、收到的效果:

(一)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 通过课题研究,我首先转变了一个观念:学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管理好自己,同时参与班级管理。但是注重能力是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创建班集体这一形式,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训练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努力,参与班级管理,控制和协调好个人、小组与班

第 3 页 共 10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