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1)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①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②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2.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①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
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 (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面对21世纪越演越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答:(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① 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② 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③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
综合研究
1
④ 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
(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①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③严谨对待科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和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1.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学因子有哪些方面? 答: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 水(降水)3要素。
(1) 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2) 热量资源:温度、积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3) 降水: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地形与降水 2.简要分析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举例说明。
答: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地貌因素有海拔高度、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 (1) 海拔高度: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
(2) 坡度: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条件以及建筑工
程投资等方面
(3) 地貌类型:粗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 3.地质条件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 答:(1)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土壤和地下水 (2)不同风化壳母质类型:形成各种沉积物
4.在研究和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时,如何考虑水文地质与地球化学条件? 答:(1)水文条件:地表水资源、地下水水文地质
(2)地球化学条件:主要是研究一些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累的规律。
5.论述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
答: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
2
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 其生产力的高低。.
(1)土壤剖面与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盐类、土壤ph值、土壤石灰质 (2)土壤肥力与土壤适宜性 (3)土壤类型与土地资源的区域特性
6.试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
答:①生物要素是土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起着主导土地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的绝对作用。
②植被类型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形成景观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也是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类型的主要依据。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生物多样性侵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7.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有哪些因素?
答: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经济因素方面包括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
8.在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时,如何考虑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以及土地利用的区位选择问题?
答: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子限制律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的收益就会递减,这一现象称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我们应该在技术不断进步与相对稳定的总趋势中,根据报酬递增、递减规律性,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集约度、投入变量资源的适宜范围与最适点、生产资源配合的最佳方案及其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做出最优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
第三章 土地类型及土地资源分类
1.阐述如下基本概念: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