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药系统的计算
1、溶液池容积 计算公式:w1=aQ
417cn33
式中W1——溶液池的容积(m); Q——设计处理水量(m/h); a——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c——混凝剂的浓度,一般采用5%~20%; n——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例:Q=1500 m /h混凝剂为聚丙稀酰胺,最大投药量为30mg/L,药溶液浓度
3
为c=10%,混凝剂每日配置次数为2次。
w1=aQ30×15003
==3.6 m 417cn417×15n a=30 mg/L,Q=1500 m3 /h,
c=10%(注意:在带入上式计算时,c值为百分数的份数值), n=2次 溶液池采用钢混结构 ,溶液池设置2个,每个容积W1。 单池尺寸:B×L×H=5.5×3.0×(1.3+0.3+0.3)m 高度中包括超高0.3m,沉渣0.3米。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W1′=5.5×3.0×1.3=21.44 m3(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米,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的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DN80mm一条,于两池分设放水阀门,按1h放满考虑。 2、溶解池容积
计算公式:W2=(0.2~0.3) W1
式中:W2——溶解池容积(m3);一般采用(0.2~0.3) W1; W1——溶液池容积(m3)。 例:
溶解池的容积W2 =0.28 W1=0.28×21.44=6.0 m3
溶解池的尺寸:B×L×H=2.0m×2.0m×(1.5+0.3+0.2)m
1
高度中含超高0.3米,底部沉渣高0.2米。为方便操作,池顶高出地面0.8米。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W2′=2.0m×2.0m×1.5m=6.0 m3
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池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的排渣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给水管径DN80mm一条,按10分钟放满考虑。 3、投加方式:
混凝剂投加方式分为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两种类型。重力投加分为泵前投加和高位溶液池投加。压力投加方式有水射器投加和计量泵投加。 4、投药管 投药管流量 q=
w1×1000= =0.2L/S
24×3600 选管径DN=20mm的钢管 v=0.62m/s 5、投药计量设备
计量设备有孔口计量、浮杯计量、定量投药箱和转子流量计。 这里设计采用耐酸泵与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 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 q=
w1 123
3
式中:q——计量泵每小时投加的药量(m/h); W1——溶液池体积(m)。
例:W1=21.44 m3 q=w121.44==1.79 m3/h 1212耐酸泵型号25F—25选用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25F—25耐酸泵参数:流量为1.98~3.96 m3/h、扬程为26.8~24.4m。转数为2960转/分,配套电机功率1.5KW,生产单位为石家庄水泵厂。 采用计量加药泵型号JDM 320/5.0三台 其中一台备用 加药间的大小 B×L=12m×25m
6、碱式氯化铝的用量计算:
2
用量计算:
T=aQ40×105000=10001000
T=
式中:T——碱式氯化铝用量 (kg/d); a——碱式氯化铝投加量 (mg/L); Q——污水厂处理水量(m3/d)
例:设计中取Q=105000 m3/d,最大投加Tmax=40 mg/L,平均投加 Taverage=30 mg/L Tmax=
aQ40×105000==4200 kg/d 10001000aQ30×105000=Taverage==3150 kg/d 100010007、加药间及药库; ①加药间
各种管线布置在沟内: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加药管采用塑料管、排渣管为塑料管。加药间内设二处冲洗地坪用水龙头DN25mm。为便于冲洗水集流,池平坡度≥0.005,并坡向集水坑。 ②药库
药剂按最大投加量的30d用量贮存。 A、硫酸铝所占体积:T30=aQ×30
1000式中:T30——30天硫酸铝用量(t);
a——硫酸铝投加量 (mg/L); Q——污水厂处理水量(m3/d) 设计中 a=61.3 mg/L
T30=61.31000×105000×30=193095kg=193.1t
硫酸铝相对密度为1.62,则硫酸铝所占体积为: 193.1÷1.62=119.2m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