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地球表面的地形》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地形图的一课,让学生通过实际图片再到地形图的一个过程,从而初步认识观察地形图的方法,同时这样的观察又是开放的、具有探究性。本课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内容,第一、我们所看到过的地形,这一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回忆曾经去过或年到过的地形来相对应说出这一地形特点的地貌特征,这一认识从实到形,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一个转变;第二、观察地形图,这一活动步骤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进一步观察地形图来了解我国地形结构和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状况。
本课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将会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为此在教学活动从交流学生带来的照片、图片或视频看到的典型地形特点进行教学的,由于农村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狭窄,大家对一些科学术语等都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地从家乡地形特点展开,同时也从认识家乡地形开始,再进行拓展,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能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实际上采取这样的措施使我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自己旅游拍的照片(背景是高山) 今天,我带来一张照片,想不想看一下?
观察我身后的地形,你能说出它的特点吗?(引出地形概念) 出示地形的概念: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地貌特征。
2、我们家乡有这种地形吗? 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能说说那里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吗? 3、揭示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初步探索,分类整理
1、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 2、观察地形图片,说说地形特点
看来大家知道的地形地貌还真不少,我这里也带来了一些图片,每位同学自由选择一张图片小组内说说它的特点。 地 名 地 形 特 点
3、小结、补充介绍地形地貌特点(出示相关课件和图片)。 平原:低平而宽广;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 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盆地: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
三、深入研究,观察地形图
1、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虽然认识了很多种地形,但对于整个地球表面的形态大家了解了吗?你们有没有比较便捷的方法方便我们进行研究?
预计学生回答: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看电视、看书、……
2、对于我们熟悉的地方我们能知道那里是什么地形,可对于我们不熟悉的地方怎么办呢?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推荐一个能很快的知道某个地方的地形的工具。它的名字叫做地形图。(教师根据大屏幕中出现的世界地形图介绍什么是地形图及地形图的组成。)
2.从这张世界地形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提出学习任务:你知道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都代表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们的结论填写在报告单上。(课件出示报告单) 观察地形图报告单 蓝色 绿色
黄、棕色 黑点 白色
说明: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4.小组派人汇报,学生说出一种颜色表示的地形以后,教师要提出疑问,让其他小组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教师点击课件公布正确的答案。
5.出示顺口溜(黄高蓝水绿平原,沙漠黑点一片片,棕紫表示更高地,白色终年积雪寒),便于记忆。
6.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利用刚才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祖国,从东到西,有什么特点呢?
7、关于地球表面,同学们还知道什么?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大家收获了什么?(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作用它发生变化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研究。课后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的资料,并最好有图片说明。 板书设计
1、地球表面的地形 高原 海拔高、顶端平 丘陵 不高、浑圆 平原 低平宽广 山地 峰峦高耸 盆地 四周高、中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