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语 文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细腻 (nì) 俨(yǎn)然 深邃(suì) 蓊蓊(wěng)郁郁

B.河畔(bàn) 湮(yān)没 戏谑(nüè) 深恶( è )痛绝

C.落蕊(ruǐ) 弥(mí)补 吞噬(shì) 归根结蒂( dì )

D.烦躁(zào) 黯(àn)然 渣滓(zǐ) 浅尝辄(zhé)止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蹒跚 诺言 拯救 残羹冷炙 B.浪费 蜕变 酣畅 在所不辞

C.骋请 噩梦 寒喧 刎刭之交 D.辜负 款待 精彩 自鸣得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果敢之举,将他排除万难、矢志于义的信念表现得无微不至。

B.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C.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从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

D.巴金《家》中的觉新,处在长房长孙的特殊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的约束,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近日表示,要防止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的反弹。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校车应当是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专用校车。

1

C.通过参加“保护母亲河——湘江”的活动,使我提高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充分理解和认识。

D.茹向辉的“两毛钱慈善”,证明了普通人不但可以具备慈善意识,而且也完全有能力、有办法来行善。

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 。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色葱茏的花园。

①顺了树枝,爬。

②顺了院墙边的树,爬。

③又爬上了半空中的电线。

④顺了院墙,爬。

⑤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A.⑤②①③④ B.⑤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⑤ D.⑤④②①③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

2

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6.下列有关对文中“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法”指在一个民族里,由匠师所遵守,被人民所承认,世世代代人都喜爱,都沿用而成惯例的一定建筑法式、审美方式。 B.“文法”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手法、方式,包括建成什么体形,表达什么情感等因素。 C.“文法”是从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中形成的普遍规则,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D.比起文章语法极大的灵活性来,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下,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

7.下列对第二段划线处“建筑的‘文章’”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的“文章”中可以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所谓鸿篇巨制。

B.中国建筑的“文章”中可以有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

C.中国建筑的“文章”中可以在建筑物上安排横额、对子等秀丽文字,以作点缀装饰。

D.中国建筑的“文章”中可以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建横跨街中心的牌楼。

8.根据文意,下列有关中国建筑的“文法”的推断、想象不合理的一项是

A.运用中国建筑的“文法”的规则,可以为了不同需要而使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来建造不同类型的房屋,表达不同的情感。

B.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长期建筑实践的结晶,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被普遍承认,也将被后世所有匠师所遵守。

C.由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组织而成的建筑形式,原先产生于木材结构,但很快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