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创新”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以《宇宙的未来》为例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霍金运用天体物理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得出宇宙或膨胀或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的结论。文章涉及很多关于宇宙学的知识,但演讲者却从巫师和宗教预言谈起,通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等,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这是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 学情分析:
学生高一时学过《宇宙的边疆》一文,对顺利学习本文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尤其是孩子们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教学时可资开发的宝贵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学习、欣赏本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能够加以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关于宇宙学的基本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点拨引导为辅,配合适当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学生先说,老师补充):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霍金的作品(1)《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2)《时间简史续篇》 (3)《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4)《时空本性》(5)《果壳中的宇宙》 三、自主学习:学生速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老师适当点拨)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2、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 一→ 科学预言,更可靠些 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一→ 其预言不可靠、荒谬
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物理方程的方程具有混沌性一→ 不能预言人类的未来
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宇宙的行为大尺度下简单不混沌 一→ 可以预言宇宙的未来
继续膨胀下去,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 一→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收缩以至坍缩成一点
四、合作探究 具体研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共享)
1、归纳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的主要观点(同桌讨论) 明确:(1)宇宙的膨胀和坍缩与宇宙的平均密度有关。 (2)在螺旋星系和星系团中应该存在有某种看不见的暗物质。
(3)如果宇宙继续膨胀下去,五十亿年后,太阳将变成一颗白矮星。一百亿年后,具有更大质量的恒星会变成黑洞。
(4)黑洞中粒子的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逃出黑洞。 (5)在星系或星系团之外,应该存在有足够的暗物质。
2、文章内容是谈对宇宙未来的预测,为什么开篇却谈巫师预言的尴尬、宗教预言的失败?(四人一组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是为了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3、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学生归纳,老师补充)
明确:归根到底,宇宙的未来只有两种命运:继续膨胀,或可能收缩。这取决于宇宙现有的密度,所以,科学家在没有称算出宇宙的重量之前,不得不承认“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要继承巫师或预言家的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4、这篇演讲词的语言有何特点?(可以让学生与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 明确:特点是推理严谨,语言幽默。幽默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具有亲和力,使所阐发的事理更容易为听众接受。另外,还使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事理,它使深邃的物理学、宇宙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增添了演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五、课堂小结:
霍金,一个平淡的老者,一个身体残疾的洋佬,他对时间和宇宙的解构,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陌生而熟悉的世界,以及生物自然形成的历史。
六、作业:
如果你有机会见到霍金,你最想提出什么采访问题。 七、板书设计:
宇宙的未来 霍金
严密的语言 生动的比喻 科学精神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