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雷雨》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这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精练、用词准确,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色,又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文共有8个自然段。1到3自然段主要写雷雨即将来临的情景。满天的乌云,一动不动的树叶,一声不出的蝉,写出了雷雨前沉闷的天气。尤其是“压”字,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突然袭来的大风,乱摆的树枝,逃跑的蜘蛛,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和不安。闪电,雷声,“越来越亮”“越来越响”,给人恐惧之感。4到6自然段主要写雷雨中的情景。“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小了”,写出了雨起初又大又急,接着越下越大,渐渐地变小的过程。“哗,哗,哗”写出了雨又大又急,“渐渐地”写出了雨逐渐变小,充分表现了雷雨的特点。7到8自然段主要写了雷雨之后的情景。这一部分作者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空中——树上——池塘如画卷一样徐徐展开,通过雨后不同事物:清新的空气,天空的彩虹,蝉叫了,蜘蛛坐回网上,池塘水满,青蛙叫了,写出了雷雨后清新愉悦的画面。

课文中的插图天空和地面上下呼应,浑然一体。天空中电闪雷鸣,雨帘密织,地面上一切笼罩在雨中模糊不清,和课文中的第5自然段内容相匹配。 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提取明显信息和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本课要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整合信息,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在原有的基

础上对学生能力要求有梯度地提高了。纵观本课语言特点,都是简短的句式,容易提取信息。对学生难度较大的是:本课没有明显的时间词,如何让学生发现课文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写作顺序;提取了信息之后,如何整合信息说清楚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 1.学习识字、写字。

2.能在课文中找出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

1.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的好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一)出示谜语,请学生猜,并说是如何猜出来的

(课件出示: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小结:会抓关键信息来猜。(板书:雨) (二)说说见过的雨,引入课题 1.学生交流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雨。

2.根据交流,揭示课题:还有一种雨,先是电闪雷鸣,接着就哗哗哗哗地下起来,这样的雨就叫雷雨。(板书:雷)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2.合作读。同桌位相互检查读一遍,帮助纠正字音。 3.集体对读。 (课件出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